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梅花香自苦寒来——小记开县锦竹小学
作者:李堂平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1533  更新时间:2006/3/30 9:48:56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校长陈益秀

“我们都是人民的公仆,我们要为人民服务,我们要让锦竹小学在山里放射出一道五彩斑斓的光芒,成为一个让人民满意的学校,让每个学生像梅花一样在苦寒里散发出花的芳香。”这是锦竹小学全体教职工的咸言。

整改形象 加强内部管理

为此记者来到了开县锦竹小学,她座落在开县东里片区的一座大山上,学校地势偏僻,海拔高达1300,享有开县西藏之称。年轻的女校长陈益秀告诉记者:在新世纪曙光的照耀下,锦竹小学也在绘制着自己的一幅幅人民满意的蓝图。学校以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校发展为办学思想,在上级领导的重视下,近年来学校改变了前所未有的面貌。

锦竹小学现有16个教学班,5个学前班,其中有4所村校,共有学生450人,学校有25名教职工。占地面积狭窄,气候条件也极其恶劣,从每年十月到来年的二三月的大多数时间为白雪覆盖。为能让学生放开心事学习,学校先后筹集资金,修建了教学楼、师生宿舍,以及学校的风雨操场,并为学生配置了电脑、图书、课桌等。考虑群众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利,外出人员较多,其子女上学、放学的路上根本没人照顾,学校施行了学生住读,同时实行二四分段教学,即三到六年级学生在中心校住读,为了让家长放心,学校特别重视伙食团的卫生,进行不定期检查,让每一个师生的生活都能够放心。

学校以责、权、义的原则,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人力资源,学校实行校级决策规划---中级管理--下级实施讨论的三层管理制度,学校建立了教导处,行政办公室,总务处,教研组、以及教师办公室的五个中级管理部门,由校长全面负责全校工作,并采取分工管理措施,做到人员落实,任务到人,责任到人,以求提高力度。教务处每期对任课教师进行总结考评,并进一步完善教研组、教务处、学区小教室教研网络。学校以加强对校本课程、乡土教材、综合实践等课程的管理,对检查的办法作进一步完善,从而使课程改革真正落到实处。

学校充分运用校园广播电视系统,强化常规教育,展示师生风采。让校园广播成为学生施展才华、表现特长的平台,成为教师展露风采的舞台,成为师生拓展视野的了望台。

促进素质教育     探索教学改革

锦竹小学大兴教研改革,每一个教师都感受到了一种压力和挑战。学校构建了理想的知识结构,让教师不断地学习、汲取。面对学习内容的无限、学习时间的有限,学校组织教师读专著,翻教学杂志,做读书笔记,浏览教学网页,让教师全面提升自身的文化品位,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学校开通了电话拨号上网,依靠教育网站和教研组两个载体,理论学习、课题研究、集体备课、听课评课,经验交流等形式,把新课标的理念贯穿到日常教研活动中,体现在课堂教学中,力求“备课、说课、上课、评课”四重视。学校让教师的备课做到四个有,即脑中有课标,胸中有教材,心中有教法,目中有学生

该校教案中充分展示教师如何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参与意识。教研组每月开展学习有关理论,互相听课、评课、疑难问题探讨等小型多样的活动,形成“平时随时研,隔周重点研”的教研氛围。

学校主张深入研究、主动构建具有自我特色的个性化教学模式。在课堂这一舞台上展示自己的风采,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让新课堂的三个意识不能缺,做到“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兼顾,同时仍要强化创新意识,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努力实现基础化综合化生活化时代化,力求教师做到:微笑和激励多一点;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要求具体一点;让学生施展才能的面广一点;给学生灵活安排的时间有一点。

同时,学校继续推行校与校的协作研讨活动。加强校与校之间、学科之间的合作交流,充分发挥集体的智慧,共同学习研究教学理论,探讨教材教法等促进教师间的互动,从而使互动式、参与式教研成为主流。同时要及时捕捉教学中的成功与失败,逐步提高反思能力,形成反思习惯,积极构建反思型教研活动。

山区教师  清贫乐教

国家为了照顾贫困山区的学生能读上书,读好书,实施了两免一补的政策,学校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做到公开收费,一切听从上级的安排,努力解决贫困生能读上书的问题,开展了扶贫救助学生的生活,学校为每位学生发放粮食,让他们吃饱、学好,在党的关怀下健康成长。在教育改革阶段,教师没有了奖金,在工资低、收入少的情况下,锦竹小学全校教职工仍然坚守岗位,毫无怨言。即使条件再艰苦,生活再刻薄,学校的教学力度一刻也不曾松懈,教师仍然坚持按时上下班,教学做到“六认真”,利用中午或下午的休息时间为学生辅导,并开展各种兴趣活动(如乒乓球、书法、美术、科技、写作、篮球等活动),教师以火一般热情对待工作,他们只有一个愿望:让每个学生成材!

梅花香自苦寒来,有耕耘必有收获,相信锦竹小学一定能创造出美好的明天。

        重庆法制报2006年3月29日报道   记者李堂平 廖娜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