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余额宝回应消费者四大质疑
作者:戴蕾蕾  文章来源:法治周末  点击数879  更新时间:2014/3/12 11:44:29  文章录入:谈心  责任编辑:bjb
    质疑一:风险提示不完备
       余额宝:关于余额宝类产品的风险提示,如果监管部门将来对全行业作出要求,对产品的每一个环节都提示风险,余额宝一定会按照行业监管要求执行风险提示。

       质疑二:“敢用敢赔”是否只是幌子
       余额宝:目前转入余额宝资金由平安保险承保,被盗100%赔付,赔付无上限。

       质疑三:高收益是否能保证
       很多用户是在余额宝收益率高企的时候开始关注余额宝的,事实上,刚开始使用余额宝的用户清楚,余额宝刚开始的收益率在4%至5%之间,余额宝主要投资的是银行间协议存款,由于2013年末银行间市场资金紧张,使得收益率升高,现在收益下滑只能说是回归正常水平。

       质疑四:余额宝是否有监管
       余额宝从诞生第一天就得到了监管部门的大力指导和有效监管:诞生至今的264天里,共计得到各种监管43次,平均每6天一次。怎么监管?含文件备案汇报、现场调研、现场检查等多种形式。今年1月至今,央行、证监会、国家审计署等累计来监管了19次。
           法治周末记者 戴蕾蕾
       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近日依据调查结果,公布了2013年“让消费者更有力量”年度十大事件,其中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产品上榜。
       中消协称,2013年6月13日,阿里巴巴旗下的“余额宝”开始运行,6天即突破百万用户。一时间互联网金融迅速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议题,可以预见在未来发展的态势中,互联网金融正裹挟着巨大能量,成为传统金融的变革者,对传统金融模式将产生越来越大的影响。
       但在这股洪流中,消费者的个人隐私保护、资金安全、风险控制等方面,还有很多监管空白地带。这也是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后将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法治周末记者就消费者关注的资金安全、信息披露等四大问题向支付宝公司进行了求证,支付宝公司公关经理朱建进行了回应。

       质疑一:风险提示不完备
       2013年6月余额宝刚上线时,支付宝、余额宝的官方主页上详细列明了其种种优势:收益高,是银行活期利率的14倍;使用方便,可实时用于网上购物支付、转账等;安全有保障,资金被盗全额补偿,万无一失;余额宝理论上存在亏损可能,但从历史数据来看收益稳定风险极小。
       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吴晓灵在两会期间表示,目前,市面上“宝宝们”存在的最大问题,第一是误导性宣传,对客户承诺产品无风险、高收益,有的机构为了兑现承诺的收益,甚至还倒贴客户。这种行为,违背金融规定,不利于建立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宝宝们”的经营风险,是“T+0”赎回和基金资金运用的期限所带来的流动性风险。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法教授黄震则对法治周末记者表示,一些没有法律规范的互联网金融产品,甚至出现100%的担保、没有风险意识的宣传,个人觉得是大有问题的,因为互联网金融交易结构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都可能存在风险,这需要卖方去进一步加以细化、充分提示,且每个环节都要提示一次。
       朱建告诉法治周末记者,当初之所以把余额宝的收益与银行存款作比较,是因为这是基金行业内的通行做法,而且也没有监管部门强制要求提示风险。现在余额宝已经对此种宣传作了修改。
       法治周末记者注意到,现在余额宝的页面上已经没有了与银行利率比较的说法,改为“转入余额宝,天天可以赚收益”;页面下方还加有“货币基金不等同于银行存款,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的小字。
       朱建说,关于余额宝类产品的风险提示,如果监管部门将来对全行业作出要求,对产品的每一个环节都提示风险,余额宝一定会按照行业监管要求执行风险提示。
       对于余额宝等类“宝宝”的发展,黄震则建议,在产品设计阶段,适用性阶段、合同的起草阶段等,都应该让消费者有参与的机会,有跟金融机构博弈的机会等,从而把这个金融消费者的保护问题往前移,有关的法律问题可能让大家更早地知道。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