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法科生的职业人生
作者:陈霄  文章来源:法治周末  点击数1720  更新时间:2014/10/22 11:19:35  文章录入:谈心  责任编辑:bjb

        法治周末记者 陈霄

       法科生的光环仍然没有褪去。

       虽然连续几年被列入最难就业的专业榜单,但是报考法学专业的高考生仍然前赴后继。今年,中国教育网统计的最受考生青睐的十大文科专业中,法学仍旧在列。

       而过来人往往会摇摇头,苦于没有机会像那些采访高考状元的记者一样,对想要报考新闻专业的江苏省理科状元苦口婆心,最终劝退。

       “别人如果问我对高考填报志愿的建议,只有一个,千万不要报法学。”不止一个法科毕业生这样总结他们曾经怀惴理想的这个专业。

       求职大军

 

       点了发送按钮之后,胡均婷瘫在椅子上,不想动弹了。她已经不记得这是发出去的第几封简历了。

       从一开始找工作时的踌躇满志,到现在的愁绪满肠,半年多过去了,希望仍然远得看不到。

       胡均婷从来没有想过自己的处境会沦落至此——985名校的法学院本科生,英语六级、计算机二级,学生会干部,各种虽然说不上有什么实际用途但装点门面却毫不逊色的证书、奖状拿了一大堆,法院实习经历——这些原本在简历中应当熠熠生辉的内容,似乎丝毫不能带来求职上的优势。

       半年多来,在学校里,周围的同学谈论得最多的话题永远是找工作,不用去专门关注招聘信息,稍微出名点的单位的招聘信息在当天就会传遍整个法学院。谁在哪天拿到了哪家有名单位的Offer(即Offer Letter,录用通知),也会是当天的热门话题。

       不过,这种情况也是一家欢喜多家愁,简历投出去或者面试结束后再听到这家单位的消息,却是他人榜单高中。同学间相互吐槽频率最高的词汇永远是“被鄙视了”。

       一开始,和那些刚刚进入大四的同学一样,胡均婷信心满满,对着招聘信息逐字逐句研读几遍,然后按照招聘要求细细地修改自己的简历,以使筛选者从那张纸中能够看到一个几乎是为企业量身定做的“人才”。

       很快,她就发现这些精心准备的工作绝大多数都是无用功,因为简历连第一关都闯不过去。

       大家逐渐总结出来一些规律并在法学院里流传,在成千上万的简历中,第一轮筛选靠的不是学业成绩、对招聘单位用心与否这些细节,而基本依赖于那几个单调生硬的关键词:男生、名校、党员、北京户籍。

       投出简历得到的回应率与上述几个关键词的占有率成正比。

       胡均婷本以为自己总算占着985名校的优势,可是去了几场招聘会和单位笔试后终于意识到,北京的所有985高校都开设有法学院,外加一个输送三四千名毕业生的法学传统名校中国政法大学,竞争非一般激烈。

       “每次碰到大单位的招考,一到考场,法科生都是乌泱泱的,招的人最少,考的人最多,像法务职位,一般大点的单位就招一两个,感觉整个北京的法科毕业生都去抢。”

       胡均婷说,留在北京是多数像她这样的毕业生的想法,尤其在尝试过其他二三线城市的找工作历程后,“你会发现北京虽然残酷,但至少还有机会,很多小地方的企业根本就不设置法律类岗位”。

       没有精确的数据表明像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每年大约需要多少法律人才,不过,法科毕业生们在几个月的屡屡碰壁之后,已经懂得去寻求另外的出口。

       “法科毕业生太多,真正的法律岗容纳不下,就开始入侵其他专业的地盘,这个时候法学就显示出它的文科万用性来,什么文学类管理类教育类工作,管它对不对口,总想好歹捞着一个。”

       曲线就业常常被证明是极其见效的一种方法。胡均婷慢慢发现,身边的许多同学最后都拿到了非法律相关的工作机会,他们总结出来,法学人太多挤不上,换个专业985还是有优势的,虽然专业不对口。

       5月,距离毕业还有一个月,胡均婷手上有了一个小公司的Offer,不是严格的法律岗位,类似行政工作,性质等同于打杂。她犹豫了一下,决定还是去一家小律师事务所,从实习的律师助理干起,忍受高强度低收入的工作。

       “毕竟学了4年,不想都浪费了,而且律师,总算是有盼头的一份职业。”胡均婷说。

[1] [2] [3]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