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周末记者 汲东野
1月18日,在由中国行为法学会新闻监督行为研究会与法治周末报社等单位联合主办的第三届中国新闻法治建设学术峰会上,公布了“2014年中国新闻法治十大影响力事件”。 其中,关于网络谣言的两例事件榜上有名,分别是“别让谣言污染‘朋友圈’国信办发布‘微信十条’,和‘秦火火、立二拆四网络谣言案’”。 同一日,在北京的另一个会场,网络推手“秦火火”涉嫌诽谤寻衅滋事案入选“2014年度中国十大影响性诉讼”。 2014年4月17日,北京市朝阳区法院以诽谤罪、寻衅滋事罪一审判处秦火火有期徒刑三年,秦未上诉。 秦火火案被称为,自2013年公安机关集中开展打击网络有组织制造、传播谣言等违法犯罪专项行动,最高法、最高检出台《关于办理利用信息网络实施诽谤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来的“网络谣言第一案”。 对此,评委会点评其影响性主要在于“打击网络犯罪的尺度”。 点评认为:“法院的判决证明,网络绝非法外之地。在此案之外,我们还要注意区分合理的批评意见与谣言诽谤的界限。针对个人权利被侵害的时候,可能要更多依靠民法的力量。刑法作为最后和最严厉的手段,应当谨慎使用。” 北京邮电大学互联网治理与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国际学院院长李欲晓教授表示,目前治理网络谣言的法律不缺,缺的是执法,尤其是执法尺度或执法标准。
时政、生活类谣言“甚嚣尘上”
近两年来,媒体报道的警方打击网络谣言违法犯罪活动,各辟谣平台发布的网络“辟谣”力度持续不减,然而网络舆论阵地仍谣言不断,“乱花渐欲迷人眼”。 国家网信办发言人、网络新闻传播局局长姜军说,经过前些年特别是2013年打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2014年,产生重大负面影响和社会危害的谣言总体比过去少得多,但对人们造成一些困扰的谣言还存在。 例如,有网文谣言称穿秋裤不利国人体质,世界上只有中国人穿秋裤。该网文在微信朋友圈、微博中广泛传播。 在今年1月份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以下简称“北京辟谣平台”)与百度知道发布《2014年十大生活谣言》中,上榜的生活谣言的更是“真假”难辨。“木耳、猪血等是清肺食物”“自来水中的氯可致癌”,分别是排名第二第三的生活谣言,这两个谣言的网络搜索人次均达到600万次以上。 中国人民大学危机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唐钧在其发布的《网络谣言2014年度风险评估与2015年度防治报告》(以下简称《防治报告》)中指出,网络谣言主要被分为四大种类:时政类、生活类、经济类和人物类。报告数据显示,其中时政类、生活类谣言在网络谣言中占比最高,共占54%。 去年的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案件发生后,大量类似于“云南红河州多地抓获恐怖分子”“昆明长水机场抓两个新疆人,称有人出1亿元让他们暴乱”等谣言在互联网盛行。《防治报告》显示,时政类的谣言涉及的主要有关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社会公共事务以及有关社会突发事件的时政类话题。权威信息的缺位,给这类谣言的出现和流传留下了信息空间。而此类谣言的流传,也会极大地损害信息权威,甚至引发社会恐慌,威胁社会秩序。 除了时政类谣言之外,最常出现的就是生活类谣言。在这里的生活谣言中有“爱心捐助”性质的,也有“科学普及”性质的。这类谣言的盛行,严重威胁着信奉者的身体健康,更有甚者,威胁到生命财产安全。 北京辟谣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说,从目前被辟谣的谣言看,生活类、科技类谣言和伴随重大事件产生的谣言占据了绝大比例。不少谣言在传播过程中都附有言之凿凿的“科学解释”,而人们往往因为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对这些看似很有道理的“生活常识”缺乏抵抗力。 有数据显示,北京辟谣平台从2013年8月成立至去年8月满一年时,就已辟谣超过百万条。 报告分析2014年网络谣言典型案例库发现,目前造谣手法也呈现多样化特征,其中杜撰细节类占典型案例的27%,张冠李戴类占25%,旧闻新炒类占21%,夸大细节类占15%,完全虚构谣言内容类占12%。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