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有一天,创业不需要来这条街
作者:潘琦  文章来源:法治周末  点击数719  更新时间:2015/1/29 10:24:42  文章录入:谈心  责任编辑:bjb

车库咖啡里的创业者   潘琦  摄

口述 车库咖啡CEO金子森
采访整理 法治周末记者 潘琦

       车库咖啡(以下简称车库)是在2011年4月7日开业的,从同业态的角度来说,也是这条街(中关村创业大街)上的第一家。以前我们到底属于哪个行业是不明确的,最初注册就是咖啡馆,类似于餐馆。但今年从国家层面来讲,已经有了一个明确的行业定位,叫科技创新服务行业。
       从2011年到今天,我们能明显地感觉到,现在是创新创业最好的时代。
       首先,政府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已经站到了国家高度。李克强总理多次明确支持创新创业,让每一个公民都有机会参与到创新创业的浪潮中。同时,不断出台的相关政策及配套机制已经在不断落实。包括对行业服务体系的认定、对行业人才的认定、对小微企业的利好政策,都在源源不断的出台。此外,大量的资金也进入到创新创业领域。可以说,从国家到社会各个层面,都有最好的氛围和基础。
       车库的创办并非偶然。车库早期创始人都是做投资的,工作的过程中就发现,找项目看项目特别浪费时间,因为早期创业者们都分布在不同的地区,而且多是城市的边缘地带。他们负担不了太高的办公成本,办公条件也不理想。同时,在融资的时候他们也找不到投资人,消息渠道也很闭塞。我们希望能够搭建一个平台,把创业者都聚集到这里,一方面可以方便创业者和投资人进行对接,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创业者们办公条件差、成本高的问题。基于这样的想法,我们创办了车库。
       不过车库最初开业的半年聚集的人并不多。因为概念太新,很多人都不理解,不像今天大家有这么清晰的认识。当时大家的理解就是咖啡厅,可能功能多一些。所以,车库也一度面临很大的压力,但到2012年就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
       这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在2011年年底,美国华盛顿邮报在车库采访一周后发表了一篇文章:美国人应该怕中国什么?里面谈到一个观点,当中国人的创新能力和国家资本相结合,是最可怕的。
       此后,包括德国明镜周刊在内的外媒刊发了一系列国际报道。到今天,报道车库的媒体已经有近千家。可以说,外媒的报道引起了政府对车库的系统关注。通过这种关注,政府发现创新创业在这种平台上可以得到很好的支持和成长。
       于是2012年,政府就对这种模式进行了认证,明确了车库作为孵化器的性质。到2013年,类似的孵化器开始陆续出现,他们实际上是对这种模式的复制,这也说明开始形成一个行业和趋势。这条街的变化其实就是站在这种趋势之上。如今,中关村创业大街已经汇聚了各种类型的孵化平台,像3w咖啡、36氪、联想之星等。事实上,创新创业不是一间小小的咖啡馆能够做大的,需要的是一种互补的业态模式。
       这条街的建立也说明我们从政府层面确实对创新创业高度的关注,这是一个标志。实际上,从这条街也可以看到中关村对于时代的变化。以前中关村更多的是技工贸——产品、渠道、流通。但在今天,我们更关注技术层面的研发,并在移动互联网、新媒体等方面发力,而且步伐和速度并不慢。取得的成绩——至少这条街上的企业和团队所代表的实力和前瞻性可以跟美国的硅谷、跟以色列的特拉维夫相媲美。这个时代的特征就是创新,是技术和资本的结合。以前很多人有技术有想法,但是没有资本实现不了,今天有非常优质的资本进入到这个领域里,让更多的企业能够得到关注、支持和成长。
       创业大街的模式实际上是各种资源的汇聚,将地区的资源集中进行不同业态的配套组合,以更好的服务于创业团体,这在现阶段有着高度的现实意义。但我认为这种创新创业的机制,长久来讲,不是集中,而是把它分布到社会各个层面。因为创新是一种基因和素养,当创新渗透到社会的各个层面,社会各个层面相关的机制都具有创新的意识,做到这一点的时候就不需要一间咖啡馆了,而是回到了车库。
       车库实际上是隐喻小地方可以出现伟大的企业。但是在我们这儿为什么要到街区、到咖啡馆,是因为在家里没有这种机制。但是你去国外可以看到,他在家里就有这种机制。他们把创新创业的各种资源分配到社会的各个层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每个人都有机会。当然这是一个很长的过程。
       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创新创业不是到这条街上、这个咖啡馆,而是在家、在单位、在哪儿都可以做。所以,车库可能有他历史的功能,可能有一天就不需要它了,我觉得这是必然的一个过程。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