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3500万张工行借记卡加载eID
作者:马树娟  文章来源:法治周末  点击数31694  更新时间:2016/1/13 11:02:44  文章录入:谈心  责任编辑:bjb

       法治周末记者 马树娟

  “在互联网时代,如何提高网络的可溯源性,如何提升对电子证据的收集、保全和审查能力,已经是司法机关、仲裁机构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在1月9日召开的网络电子身份认证与数字签名研讨会上,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许传玺如是说道。

  的确如此。在“互联网+”的热潮下,电子政务、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迎来了大发展,对电子签名、电子证据的使用也更加频繁。与此同时,网络纠纷、侵权和违法犯罪案件也大量出现。
  许传玺认为,这些问题的解决,不仅有赖于网络身份认证、网络取证等技术的发展,还有赖于相关法律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身份信息不泄露为网络身份认证前提

  目前,国内的互联网企业在远程进行用户身份验证时,普遍使用身份信息的“关联比对”方法,即将用户输入的“姓名+身份证号”传到后台对其真实性、关联性进行比对来认定用户身份。

  不过,这种“关联比对”方法在大规模应用的场景下会出现两个问题。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网络身份技术事业部副主任胡永涛介绍,一是即使身份信息比对正确,但并不能代表本人意愿,无法防范个人身份被冒用的风险;其次,目前采集个人信息的网络应用服务机构安全保障水平参差不齐,个人信息大规模泄露事件频频发生。

  其实,此前互联网行业多次发生用户信息泄露事件,无论是2011年的CSDN“密码泄露门”事件、2012年3·15央视曝光“罗维邓白氏”案件、2013年2000万条用户开房记录在网上肆意传播事件,还是2014年携程信用卡信息泄露事件……这些都让用户的神经紧绷。

  记者了解到,为了在网络空间打造用户的身份识别系统,从2009年底开始,公安部第三方研究所在公安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和国家密码管理局的支持下,开展网络身份管理理论研究和技术研发,并推出了eID公民网络身份试点服务。

  所谓eID是以密码技术为基础、以智能安全芯片为载体、由“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签发给公民的网络电子身份标识,能够在不泄露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在线远程识别身份。

  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网络身份技术事业部书记严则明介绍,通过建设权威的国家网络身份管理基础设施,以及社会参与的服务体系,可以将数字签名技术应用于开放的互联网,以电子签名技术形成的可靠电子证据,来保障政务民生、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高端应用中网络行为责任主体的利益,进一步促进我国网络空间管理和服务的体系化和法治化。

  据了解,目前欧盟多个国家已经发行了线下身份识别和线上身份认证合一的eID。目前像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国eID的使用已经普及,开始应用于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多个领域。

  严则明介绍,目前,加载在中国工商银行金融IC借记卡上的eID已经在全国发行了3500多万张,并且以每天10万张的速度增长,北京农商银行等多家银行也签约即将发卡。同时,eID在政务民生、电子商务等领域内的应用推广工作也在逐步展开,如2015年12月,厦门海沧自贸区也开始了以eID支撑跨境电商业务的试点。

  严则明同时表示,eID的推广还需借助eID登记发行机构、运营和服务机构、线上网络应用机构共同合作形成的服务体系的完善和壮大,方能为更多的上网公民提供更多、更便捷和安全的网络身份相关服务,推动eID尽快走向普及。

[1] [2]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