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片的遭遇
这些年编辑《老照片》,冯克力不知多少次听人慨叹,家中原先有很多照片,可惜在“文革”时被洗劫一空。
摄影术从晚清传到中国至今的一百多年间,人们留下了大量宝贵的历史影像。但无数的照片难逃被抄检、被藏匿、被销毁、被涂改的种种命运。有的为了保存、藏匿照片,将其固定在了所居日式房子的一扇纸质拉门内,又将外侧贴上同样的纸张。有人主动将家中的照片付之一炬;有的将合照中出了“问题”的人涂抹与剪裁,以证清白。打一个叉,将人脸涂抹模糊,表示自己已经与照片上的人划清了界限。因此,在收集老照片的过程中,冯克力常常见到无法修复的照片、涂抹不清的合影。
在现场,每当冯克力在大屏幕上换一张新的照片,台下的听众便急急忙着收入手机、相机之中,这些照片展现的历史又多了一些见证者。一位年轻人看着一张附着说明的照片,轻声对身边的朋友解释:“你看他穿着绸缎的衣服,字也写得不错,一定是受过教育的人。”无论见解是否准确,此刻,他便是历史的参与者。
何况,冯克力也始终希望,每个人都能从照片中解读出属于个体的独特信息,多一些角度,多一些认识。
不宜发表
《老照片》创办之初,冯克力曾从新华社摄影部的资料室里获益很多。也是在这里,冯克力从已经有些泛黄的纸张里,咂摸出那个年代,颇耐人寻味的拍摄和选取新闻图片的标准。
这些老照片的下面都附有详细的说明文字,图文对照,一目了然。说明文字多系对图片的批语,诸如“不宜发表”“曝光不足”“左边的人裁去”之类。
冯克力从这些照片中找到了许多鲜为人知、或者刻意隐瞒的过往。其中一幅是毛泽东与社会学家潘光旦在一起的照片。1951年10月23日,全国政协第一届第三次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休息时,毛泽东特意从主席台上下来,与行动不便的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潘光旦交谈。
毛泽东与别人在一起的照片,大都位置显要,而这一张却是个背影,且站在一旁。冯克力猜测这大概是这张照片“不宜发表”的原因。然而,有的解读者从照片上“领袖谦恭的背影里”读到的是建国之初“国家爱惜人才、尊重人才的殷殷之情”。
照片定格在了某一瞬间,但其中的意义只有经过历史的洗涤才能获得。
照片里的真与假
在现场的大屏幕上,冯克力停在了一张农民劳作的照片上。十几个农民手持锄头,正在奋力挖一个大坑。冯克力让大家猜这是在干什么,答案五花八门。冯克力的答案让在场的年轻人有些错愕:他们在深翻土地。
这张拍摄于1958年河南襄城的照片,诉说着那个年代“卫星田”的疯狂。当时的说法,土地翻得越深,粮食打得越多,于是各个地方在深翻土地上开展了竞赛,你翻一尺,我翻两尺,你翻两尺我翻三尺。而河南这个县当时把深翻土地的标准定到了一丈二(4米)。在“大跃进”的背景之下,这些随便一个老农便能驳倒的“理论”,却成为金科玉律,成为奋斗的目标。
而下一张照片,同样是1958年“大跃进”的时候,新华社记者拍摄的照片:一个小姑娘坐在“卫星田”的稻穗之上。稻穗能托往一位小姑娘,也许是记者的操作,也许是刻意的欺骗。从新闻的角度来看,这是虚假新闻,然而放进《老照片》,人们看到的是那个时代的荒唐。
一张沉默的照片,自身所蕴含的丰富信息,有时无需借助更多的文字解读,便可以将人们带入某个特定的时代。不同于教科书的教育,没有刻板的印象,《老照片》保留了更多个体生命的温度,这温度既是个体的,也是时代的。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