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讯网撰稿 叶传龙
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淮安本月正式开工建设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而标志园内分界线标志物是啥样一直是淮安市民关注的热点。而淮安开始规划建设标志园的消息传出后,立即引起河南信阳的质疑,他们认为从地质构造、气候条件、林业生态等各方面展开调查论证,信阳更具有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的典型性、代表性。(8月28日扬子晚报)
能将中国这只并不规则的“雄鸡”解剖得如此精准,找出它南北分界线,不得不佩服淮安方面真是太有才了!与淮安相比,河南信阳则慢了半拍,让人捷足先登,摘了“果子”,现在也只有自叹弗如了。
由争设南北分界标联想到,此前广州、昆明、厦门等地曾刮过“寻找城市原点”风,无奈公众参与热情不高,最终都不了了之。
既要找专家论证,又要建标志园,造分界标,这种费时费力又费钱的事情为何很多地方乐于争而为之?或许当地领导是想通过打“分界”牌,带来旅游热,给当地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和极佳的宣传效应。但笔者对此并不乐观。首先,由于中国特殊的地形地貌,找准中国南北分界线并非易事,目前通行做法只是粗略地以长江作为南北分界标志;其次,即便真要找到这条分界线,也需要专家学者充分考证认定,而不是靠某个城市“自说自话”;三是成为旅游景区需要一定的自然景观或人文底蕴,而中国南北分界线并不具备,也就难以带来人流滚滚,实现财源滚滚。
相反,由于这样的活动由当地政府所属的市政部门运作,根本没有引入市场机制,这就意味着建设标志园也好,设立分界标也好,最终都要由纳税人来“埋单”,如果地方谋划不慎,考虑不周,那么,铺张浪费,劳民伤财,得不偿失,也就在所难免。此外,设立分界标还容易带来负面的社会影响,今天你建南北分界线,明天我设东西分界线,今天你寻城市原点,明天我找村庄中心,如此一来,热闹是热闹,可却苦了百姓。
透过两地争设分界标这一现象,突现了某些地方领导干部在抓发展上的浮躁心态、投机心理和领导群众致富手段的缺乏,分界标更像一个花架子,好看而不实用,充其量只是一个形象工程,面子工程,领导更想通过分界标挣得“政绩”,是“醉翁之意不在酒”罢了。地方政府部门与其动用公共资源,劳民伤财地寻找南北分界线,建标志园,设分界标,倒莫如把精力多花些在寻找民众关注的热点,排除影响稳定的焦点,确定地方经济发展的增长点上,相信这样会更有实际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