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一夜居然估算出近亿损失!湖南桃江县夸大洪涝灾情
作者:法治周末  文章来源:新京报  点击数2075  更新时间:2012/5/24 10:08:42  文章录入:muna888  责任编辑:海波

灾情评估核查流于形式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灾情的真实性极其重要,各地上报的灾情不确切甚至失真,就可能影响上级部门的救灾决策。但当前,一些地方为了获得更多的救灾款物和灾后重建资金,故意夸大灾情和经济损失,造成灾情报告中水分较多。

    “桃江县防汛办夸大灾情或许不是无意中出错了,这是当前少数地方政府上报灾情的‘潜规则’,夸大的灾情更容易引起上级部门领导重视。”桃江县一位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少数地方政府在趋利心态作怪下,往往会把无灾说成有灾,小灾说成大灾,为之后借灾套取国家补助资金打下基础。而多数流于形式的灾情评估核查,又给虚报灾情打开了方便之门。

    “受灾后,灾情上报有严格的时间规定,超过了时间就不能再报了。”桃江县民政局副局长曾学峰向记者介绍,灾情发生后,各乡镇民政所必须在2小时内向县民政局上报灾情,县民政局要在6小时内向上逐级报告。然后在48小时内进行两次核实续报。

    “截至5月15日,全县倒塌民房46户62间,直接经济损失1800万元……”这是记者在桃江县民政局采访时获取的今年该县受灾情况的一组数据。桃江县民政局社救股工作人员吴媛媛向记者反复强调,这些数据大部分还未经核实,只供参考。

    民政局提供的受灾数据缘何与县防汛办的数据相差甚远?对此,詹正雄解释为,双方各自获取数据的途径不同以及统计的对象存在差别。

    按照相关规定,房屋倒塌等灾情正式上报前,各级民政部门都要进行实地核查,那么,桃江县进行过核查吗?采访中,法治周末记者先后致电武潭、马迹塘、鸬鹚渡、三堂街、大栗港、乍埠等乡镇人民政府,就5月12日房屋倒塌情况进行逐一核实,结果各乡镇答复称,当天倒塌房屋的情况并不严重。

    5月17日,法治周末记者又赶赴该县两个受灾乡镇进行实地抽查。

    5月17日下午,记者来到桃花江镇民政所,镇民政干部对记者的到来深感意外。在通过桃江县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同意后,桃花江镇民政所所长向记者介绍了该镇房屋倒塌核实情况。

    “我镇上报的有5户倒房户,有些因为在修路,不通小车,无法去核实。基本上是看房屋倒塌的照片来判断。”这位民政所长对记者说。

    然而,记者在民政所随后提供的照片中发现,有一户向县民政局申报为倒房户的照片显示,该处坍塌的并不是农户住房,而是一个临时搭建起来的厂棚。

    5月18日,记者又来到灰山港镇进行调查。该镇民政所向县民政局上报的倒房户共有8家。

    记者赶到三家上报为倒房户的农户家中进行实地查看。结果发现有一家的房屋为废弃的老屋。周边的村民也向记者证实,这座坍塌的房屋已经很久没人居住。

    还有一家坍塌的住房正在进行重建。

    “这栋房屋应该不能申报,因为户主另外有住房,这栋房屋是用来出租的老屋。”陪同记者到现场进行核查的灰山港镇民政所所长文耀辉对记者说。

    文耀辉同时透露,由于基层民政所干部少,工作任务量又偏大,有些村落偏远,核实起来难度很大。

    桃江县民政局一内部工作人员也向记者坦言,这样的灾害受灾情况,光靠县民政局社救股三名工作人员是无法全部核实到位的。基本上是依靠各乡镇民政专干上报的数字为准,而乡镇民政干部又依靠各村干部上报。

    “一些村干部甚至包括乡镇干部有时抱着‘不报不补,多报多补’借灾套取资金的趋利心态,虚报灾情现象很难避免。这样一来,灾情评估和核查多半流于形式。”这位工作人员对记者说,灾情报告中出现大量“水分”,正说明我国当前灾情的评估和核查体系还不够完善。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