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首例航空黑名单案开庭 原告索赔精神损失费5.5万元-新闻资讯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不详  点击数426  更新时间:2009/6/12 10:20:56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法制网北京1月6日讯 记者徐伟 黄洁 因认为老东家屡屡设置“拦路虎”,7次拒绝其购买机票,并拒绝其乘坐厦航航班。2008年9月,一名厦航离职的航空安全员以侵犯人格尊严为由,将厦门航空公司诉至法院。这起全国首例“航空黑名单”案,今天上午在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据介绍,原告范后军于1993年至2004年在厦门航空公司福州分公司从事安全员工作。2004年,厦航福州分公司在其生病期间无故与其解除劳动关系。2005年初,厦航以书面形式发函给各航空公司福建营业厅和机票代理处,要求拒绝向范后军出售机票。2005年4月30日,范后军购买了一张厦航航班的机票,但在登机时遭到拒绝。2006年,范后军与公司达成和解协议,约定厦航补偿范后军19万余元,但范后军需离开福州并自愿在有子女前放弃乘坐厦航航班。2008年6月,范后军的女儿出生,在向厦航福州分公司告知上述情况后,范后军在2008年8月和9月间先后三次被拒绝乘坐厦航航班。2008年9月9日,范后军再次致函厦航及福州分公司,要求取消对其乘坐厦航飞机的限制。同年9月11日及9月15日,范后军购买厦航机票,在登机时再次遭拒。

  范后军认为,公民享有自由选择公共运输工具的权利。厦航多次剥夺其乘坐飞机的权利,是对其人格尊严的漠视,不仅给其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对其人格尊严带来极大伤害。因此,范后军起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决确认厦航拒绝其登机的行为侵犯其人格尊严,要求厦航立即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并索赔共计60826元,其中精神抚慰金55000元。

  在庭审中,厦航代理人答辩称,范后军自从竞选公务员落选后,不认真对待工作,并曾采用过激言行威胁恐吓领导,如果让范后军乘坐厦航航班,有危害飞行安全的可能性。厦航从维护飞行安全的角度拒绝其登机,并不侵犯人格权。

  目前,此案还在进一步审理中。  

 航空公司是否有权制定“黑名单”?

法制网记者 徐伟 李松

  “现在周围的好多人都在用异样的目光看我,更有甚者,背后偷偷叫我本拉登。”尽管是一米八几的汉子,在遭受了老东家7次“闭门羹”的打击下,范后军在庭审结束后忍不住泪光闪闪。

  “厦航把我列入‘黑名单’,不但侵犯了我选择出行工具的权利,更重要的是侵犯了我的名誉权,导致我的人格尊严的严重毁损,给我和家人都带来了巨大的精神压力。”范后军语气坚决地说,“我一定要把官司打到底,讨一个说法,不然将来就会出现更多的‘范后军’。”

  范后军的代理律师张起淮更是一针见血地指出,范后军是一个普通公民,厦航将其列入“黑名单”,是没有任何法律依据的。

  “虽然国外航空公司已有制定‘黑名单’的做法,但对于哪些人可以被列入‘黑名单’,不仅选择标准严格谨慎,而且会与相关部门(如安全、司法等部门)进行核准才能最终确定,并适时调整。”张起淮举例说,比如美国国土安全部会向美国的航班提供一份“黑名单”作为参考。只有参与或曾参与涉嫌恐怖组织危害航空安全、裁定有罪以及曾犯严重罪行,或威胁其他乘客安全的人才会被列入“黑名单”。

  厦门航空公司的代理律师肖树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并不认可厦航制定了航空“黑名单”。但他同时坦承,目前,民航总局对于航空公司旅客“黑名单”并没有制订统一的指导标准,我国法律对此也没有相关的规定。

庭审直击

7次乘机被拒 一怒告了厦航

是否构成人格侵权成首例“航空黑名单”案焦点

  图为范后军(左)和代理律师在法庭上质证。 曹璐摄

  

  本报记者 徐伟 黄洁

  一个是昔日的旧部下,一个是往日的老东家,一个是7次乘机屡吃“闭门羹”的原告范后军,一个是口口声声强调为了公共安全而为之的被告厦门航空有限公司。

  今天上午9点,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第三法庭。随着一声清亮的法槌声,这场备受社会公众关注的全国首例“航空黑名单”案正式开庭审理。

  7次乘机屡屡被拒究竟孰对孰错?个人人格尊严是否可以对抗公共安全?“航空黑名单”究竟该不该存在?航空公司是否有权制定“黑名单”?这些疑问将会随着此案的审理一一得到解答。

  7次乘机被拒:旧部下认为严重侵害自己人格尊严

  今年37岁的范后军是一名退伍军人,曾经是厦航的旧部下,于1993年至2004年在厦航福州分公司担任安全员。

  2004年9月1日,厦航福州分公司在范后军生病期间与其解除了劳动关系。2005年,厦航以书面形式发函给各航空公司福建营业厅和机票代理处,要求拒绝向范后军出售机票。

  范后军的乘机噩梦就此拉开序幕。

  原告的委托代理人张起淮律师在庭审中诉称,范后军首次被拒绝登机发生在2005年。当年4月30日范后军购买被告福州-广州-福州的机票,但是当天下午5点30分,范后军首次被拒绝登机。

  2006年3月20日,范后军与厦航福州分公司被迫达成调解协议,同意签订如下条款:原告自愿在没有子女之前放弃选择乘坐被告航班的权利。

  2008年6月29日,范后军的女儿出生。范后军将女儿出生的事实告知厦航福州分公司。

  但范后军于2008年8月6日、2008年8月27日、2008年9月3日前去售票处购买厦航机票后,座位被无故取消,无法登机。

  2008年9月9日,范后军再次通过传真方式致函给被告以及厦航福州分公司,要求其立即取消对自己乘坐被告飞机的限制。

  然而,2008年9月11日,范后军在中国旅行社总社北京中旅大厦售票处购买被告MF8102航班北京至厦门的机票后,吃到同样的“闭门羹”。

  “2008年9月15日,范后军在购买了MF8538南京至福州机票后,第七次被拒绝登机。”尽管不是原告本人,张起淮的语气已难掩自己的愤怒。

  张起淮一一列举相关的法律依据:

  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法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

  合同法第289条规定:从事公共运输的承运人不得拒绝旅客、托运人通常合理的运输要求。

  ……

  “人格尊严是作为一个‘人’所应有的最起码社会地位,并且受到他人和社会的最基本尊重的权利。”范后军认为,厦航多次剥夺其乘坐飞机的权利,是对其人格尊严的漠视,不仅给其造成经济损失,而且对其人格尊严带来极大伤害。

  因此,范后军起诉至法院,请求法院判决确认厦航拒绝其登机的行为侵犯其人格尊严,要求厦航立即停止侵权、赔礼道歉,并索赔共计60826元。

  维护公共安全:老东家辩称拒绝登机并不侵犯人格权

  被告厦航福州分公司为何一而再、再而三地拒绝原告范后军乘坐飞机?

  这个问题要追溯到2003年。当年7月,一场安全员转空中警察的考试改变了范后军的命运。

  据了解,那年是我国航空史上第一批空中警察正式上岗。空警是国家正式的警察编制,而航空安全员是航空公司聘用的职工。当时,与范后军一同特招的其余几位安全员全部完成了身份的重大转变,唯有范后军榜上无名。

  被告的委托代理人肖树伟律师在法庭上讲述了之后的过程:范后军自从竞选公务员落选后,不认真对待此问题,不认真对待工作,采用过激言行,威胁恐吓领导,甚至殴打厦航福州分公司有关领导,并将酒精摔在地板上,拿出打火机进行威胁,被公安机关治安拘留七天。

  “范后军作为原航空安全员,比一般人有更强健的体质,比一般人更具有威胁航空安全的可能。”肖树伟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以及民航相关法规规章的规定,公共航空运输企业应当以保证飞行安全和航班正常提供良好的服务为准则,航空安全企业具有确保旅客行李安全运输的责任。

  “拒绝原告乘坐答辩人的飞机是对社会负责任的一种表现,无论是在法律上还是在道义上理应受到社会的赞同。”肖树伟辩称,为了维护飞行安全,厦航拒绝范后军登机,并不侵犯人格权。

  对于厦航福州分公司的辩解,范后军的委托代理人张起淮律师提交了24份证据,其中包括各种荣誉证书以及范后军被拒乘厦航后乘坐海航、南航等多家航空公司的机票。

  “范后军是一个品行优秀的公民,其曾乘坐各大航空公司国际国内航班,均未出现航空安全问题。”张起淮表示,即便范后军曾与厦航领导发生过冲突,但并不意味着他会对厦航航班的航空安全或其他乘客的人身安全造成威胁。

  在法庭上,双方就庭前交换过的证据进行了长时间的质证,主要围绕着屡次拒绝原告范后军搭乘厦航航班是否对其人格构成侵权这一焦点问题展开。

  庭审进行了整整一个上午,法庭将择期再次开庭审理。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