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官电”背后作怪,电力企业集体“捍卫”垄断高薪
作者:朱力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点击数942  更新时间:2006/8/20 8:54:12  文章录入:李堂平  责任编辑:李堂平
           据中国经营报讯 对电力行业高工资高福利的批评声,似乎在某种程度刺激了电价的上涨。根据国家二次煤电联动的安排,上网电价随煤炭价格变化调整后,相应调整电网企业对用户的销售电价的机制。但据记者调查,在实际操作中,上游的煤价跨出一步,处于下游的销售价格就会跨出三步。在这场扭曲的价改背后,“官电”的力量正在彰显。而近日国家发改委禁止本轮电价调整用于电力职工福利显然不是空穴来风。

    地方电改乱象

     “不是一个地方涨得凶,而是普遍涨得凶。”一位业内人士如此评价本轮电价上涨。

      今年6月28日,国家发改委发文,实行煤电联动,将全国销售电价平均每千瓦时提高2.5分钱,并对各省(市)电网销售电价每千瓦时平均提价标准提出指导:湖北省2.61分、甘肃省0.99分、辽宁省3.18分、吉林省3.37分等,具体调价水平由省级价格主管部门组织召开听证会后,上报至国家发改委核批。

    本来,这是一次正常的煤电价格联动,但是种种因素使得今年的调价变得十分微妙。从各省正在举行的电价调整听证会显示,电力企业支持涨价的幅度总是远远高于政府的计划。

    8月一天的上午,备受关注的“甘肃居民生活用电价格调整听证会”在兰州饭店举行。会上,甘肃省电力公司提交了一套调价方案,将居民生活用电价格每千瓦时上调3分,涨幅6.1%。而国家对甘肃的销售指导价是0.99分。

    此次申请方甘肃省电力公司提出电价调整有四大理由:筹措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征收可再生能源附加、燃煤价格提高和运价上涨、个别电厂送出工程还本付息加价和城乡小学用电降价。

    19名听证代表中,15名代表反对大幅度调整电价。此次听证会在甘肃堪称空前激烈,部分代表说到激动处,不顾主持人的“警告”,发言时间频频超过5分钟的限制。但现场的气氛却很尴尬。

    多数听证代表认为,在省电力公司提供的申请中,并未“说清楚”。

    兰州大学管理学院院长助理何文盛对甘肃省居民用电价格听证会的合法性、申请方提供的听证材料,甚至是一些工作方式方法等,提出了质疑。“电力部门没有给听证会提供一个翔实、公开、经审计部门审计的财务报表,因此,物价部门组织的听证会缺乏公开、透明的体制,存在电力部门一喊要涨价,物价部门就召集听证会的弊端。”根据《政府价格决策听证办法》有关规定,此次听证会申请方电力公司必需提供近三年的经营情况和成本变化等报表。

    拥有全国最具优势的水电资源的湖北省,本来应该在这次煤电联动中受影响最小,结果调节幅度也居然在全国最高的行列之中。在听证会上,湖北省电力公司陈述了8大涨价理由,如煤价及运费上涨、烟气脱硫成本增支等,加上政府性基金各项提价因素,居民电价上调幅度为6.5分每千瓦时,由此将导致全年全省就得多掏7亿多元,几近总电费的一半。

    根据国家发改委的成本调查显示,为解决煤价上涨以及铁路运价调整对电价的影响,湖北电网统调燃煤机组上网电价提价标准每千瓦时为1.60分钱。对2006年底以前投运的烟气脱硫设施且尚未在上网电价中考虑脱硫成本的统调燃煤机组,上网电价每千瓦时提高0.015元,加上新增的政府性基金等,湖北电网销售电价平均提价标准(含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和可再生能源电价附加)每千瓦时为2.61分钱。

    2.61分钱,湖北省电力公司的调价方案比该价格高出3.89分钱,也就是说电力公司的调价幅度比国家批复高了149%,这3.89分钱从何而来?

    与此同时,辽宁听证会提出了4.37分的涨幅,而国家指导价为3.18分;黑龙江拟上调4.82分,而国家指导价为3.36分钱……

    “官电”背后作怪

    如此大幅度的提价用在何处,似乎语焉不详?

    原财政部驻四川财政监察员办事处退休干部张代良,一直分管电力系统的工作,他给出了答案。“很多人只知道‘官煤’危害极大,但他们并不知道作为隐形杀手的‘官电’同样具有巨大的社会危害性。‘官煤’要为矿难付出代价,而‘官电’所滋生的腐败问题,是不易被人察觉的。”

    先是有报道抄表工每天抄4次电表就可以领取10万元的年薪,后又有国网公司的处、司局级干部年薪在30万至60万元。之前,某电力公司一位副处级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像他们这样的电力企业除了工资之外,一次性房贴是一笔不小的收入,他的一次性购买住房补贴近30万元。

    “上述问题并不足以反映电力系统收入的真实状况,关键看工资单以外的收入。”某电力企业职工小陈解释说,所谓“多经”,就是电力职工投资的多种经营产业,也称为三产。

    张代良透露,不少国网电力公司的职工都在一些小水电站占有数十万元、或者数百万元的股份,甚至在某个大坝拥有一台机组,这也导致了国网公司必须买小水电站的电的原因,因为他们之间有着无法公开的利益链接。

    由此不免让人产生疑虑——煤电联动只是托词。煤炭市场分析专家、河南省煤炭销售有限责任公司李朝林日前发表了名为《电价上涨煤背黑锅电价上涨四不该》的署名文章,他认为,此次涨价,煤电联动弥补电厂资金亏损是托词,是在市场和垄断的竞争中,垄断再一次占了上风,“电网不烧煤,成本根本不受电煤涨价影响,电网不应该以煤电联动的名义调高电力销售价格”,与煤价相关部分的涨价幅度只占总涨价幅度的不到一半。

    事件发展到8月8日终于达到了一个高潮,全国电力行业企事业单位的联合组织中电联副秘书长范继祥突然表示:电力行业的高收入是合理合法的,舆论对电力行业高薪问题的认识过于偏激,“是不客观的”。抄表工年薪10万元是“胡说”,东部发达地区一般职工年薪6万元到8万元,西部陕西、新疆和甘肃等地一般在3万元上下。

    他说,电力行业的高收入是经过20多年的努力得来的,通过减员增效、提高职工素质等手段提高了效率,效率高,工资自然就高;他反问:我们为国家做这样大的贡献,为什么社会对我们这样憎恨呢?

    从电力体制上釜底抽薪

    “官电”的质疑声已经响起。“官电”的隐身术必将穿帮,中央政府已经感觉到了事态的严重。

    近日,国家发改委强调,这次电价调整不为解决电力企业职工收入问题,禁止电力企业将提价收入用于提高工资、奖金和其他福利性支出。

    8月15日,国资委公布2005年央企考核结果,国电集团、大唐集团、中电投和华电集团等4大发电企业因违规发放高额住房补贴,受到降低评分的处理。

    另外,李荣融为央企薪资改革定调为——“前门开、后门关”两个原则。其中“前门开”是指,该发的钱一定要发。“后门关”是指,在强化激励的同时,对国有企业也要建立健全约束机制。

    与此同时,国家电网公司、华能集团和华南电网公司等电力企业的高层开始带头降薪,一些大集团的老总主动将年薪降低30%到50%不等。这也被外界看做是迫于压力所做的被动调整。

    然而,这些减薪是“伤筋动骨”还是“皮肉之苦”?“我个人倾向于认为象征意义可能要大于实际意义,因为减薪毕竟是减明的部分。”长沙理工大学电气学院教师吴文斌说。

    “如果不对这些垄断巨头建立一套有效的监督体制,有关部门就会很尴尬。”曾参加国家分配制度学术研讨会的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宁向东教授说,究竟哪部分工资是来自经营效益,哪部分是靠垄断地位获得的,政府很难判断。

    这一说法不乏支持者。电力改革专家、首都经贸大学经济学教授刘纪鹏认为,“电力体制改革的下一步,首先应该着手进行政府体制的改革。”他从一开始就认为,这次电力改革方案的方法和路径本身有问题,只强调改体丝毫不改制,而以行政审批为特征的行政性垄断、电价的行政性审批并没有触动,由此导致听证会走入“逢听必涨”的误区。

    不久前,一则关于电监会主席柴松岳上书国务院、谏言电力监管体制改革的消息,在电力行业人士之中悄悄流传。记者从其他渠道获知,这封信中,涉及电价监管与行政审批的权力重新划定等问题。

    “其次,从电力体制上釜底抽薪,而不是单一走形式从降低多少比例薪金入手。”刘纪鹏说,“主业中很多辅业,主业向辅业让利,而辅业有利润后又通过职工持股会向主业反哺,电力系统的很多隐性收入需要主辅分离的改革来解决。”

    而眼下920项目的启动,意味着驱动第二步电改的第一个齿轮已经开始转动,这将积极推进电力主辅分离改革。(朱力)

垄断企业减薪为何难奏效?岂能如此自弹自唱

    所谓“减薪秀”,实质是一出丢车保帅、瞒天过海的“危机公关”,是做做样子给公众看的。某些垄断国企职员享有高薪远非始于今日,为什么“减薪秀”只在近期上演呢?

公众舆论撼得动电力高收入吗? “高不高”谁说了算?

    电力行业究竟属不属于高收入行业,根本是个无需辩论的话题,电力行业的高收入究竟是否合理合法,确实不能由社会各界的讨伐说了算,但是也同样不能由电力企业联合会这一来自电力企业的利益同盟说了算。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