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题:2004年宪法不是救命稻草
乌克兰行走在分裂边缘
法治周末特约撰稿 崔铮
乌克兰政坛短短数日出现剧变。2月22日,乌克兰反对党——祖国党迅速掌控议会主导权,宣布释放前总理季莫申科、解除亚努科维奇总统职务,并接管政府、军队和警、检、法系统。2月23日,乌克兰议会通过决议,决定由乌克兰议长、前总理季莫申科的盟友图尔奇诺夫履行总统职责。
图尔奇诺夫于2月23日宣布,乌克兰将重返欧洲一体化的道路。他承诺,将于5月25日进行自由和诚实的选举,且选举将根据欧洲的最高标准来举行。刚刚获释的季莫申科宣布将参选总统。2月24日,乌克兰当局对遭罢黜的前总统亚努科维奇发布逮捕令,调查其是否犯下“大屠杀”罪。乌克兰政局未来将如何发展引发关注。
没有全国共识是冲突内因
2013年11月21日,乌克兰政府宣布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引发抗议活动,抗议逐渐转变为大规模的骚乱冲突。今年2月18日,基辅市中心爆发大规模骚乱,据警方信息,反对派首次使用了射击武器。乌克兰警方对基辅独立广场展开清场行动,引发与示威者的流血冲突。19日,总统亚努科维奇和反政府抗议的领导人一致同意停止冲突。但2月20日早晨,基辅再次爆发流血冲突。近期以来,在乌克兰爆发的大规模反政府示威的冲突中,至少有82人死亡。
乌克兰政府宣布暂停与欧盟签署联系国协定,引起了反对派的强烈抗议,实质上就是国内民众关于乌克兰未来是选择“向东”还是“向西”的不同道路分歧。尽管乌克兰已经独立20多年,但执政当局始终未能有效弥合政治和文化分歧,形成统一的民族身份认同意识,也未能找到国家发展的目标和路径等。
从乌克兰的地理位置和人口的分布来看,约三分之一的人口居住在邻近俄罗斯的东部地区,基本说俄语,主张与俄罗斯保持亲近;约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与欧洲接近的中西部地区,基本说乌克兰语,积极主张融入欧洲。
在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乌克兰的经济形势持续恶化,加剧了国内各界的不满,再加上底层群众对政府高层腐败的强烈愤慨,大规模群众运动的社会基础已然形成。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乌国内产生动荡和冲突的土壤就会依然存在,在某种特定的条件或事件下就会持续发酵,滋生暴力。
2月20日,俄罗斯外交部发言人卢卡舍维奇说,乌克兰发生的暴力冲突实质是“企图发动国家政变或武力夺权”。反对派“祖国党”、“打击党”和其他激进民族主义组织领导人之间对于事态的发展和解决方式一直存在着分歧,但对于推翻民选总统亚努科维奇,他们的立场却保持了一致。这也正是虽然乌政府领导人不断对反对派的要求做出让步,但局势却持续动荡恶化的原因。
无论是反对派主张的推翻亚努科维奇的领导,还是议会作出的总统“自动丧失职权”的决议,都违反了现行的乌克兰宪法。反对派、议会与总统的分歧在于乌实行2004年宪法规定的“议会总统制”国家体制还是1991年乌克兰独立以后实行的“总统议会制”国家体制,其核心是议会和总统谁会掌握更大的权力。
无论是“议会总统制”还是“总统议会制”,总统都需要经过无记名投票由直接、平等的普选方式产生。在总统健在且没有因违反宪法遭到议会弹劾的情况下,在乌克兰反对派没有就宪法修正草案达成一致的条件下,议会宣布总统“自动丧失职权”是违宪行为。
恢复“2004年宪法”对解决乌克兰政治危机的作用,乌克兰分析人士认为,这虽然可以缓解目前冲突双方之间的紧张态势,但却未必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国家的政治危机。如果要恢复“2004年宪法”,必须要对议会、政党和选举法进行相应的改革,否则国家可能面临新的危机。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