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说:高小宁是卢剑秋的同学,也多次参与寻人,他还记得这些乞丐有很多共同点,相似的残疾,相似的轮滑木板,相似的管理模式。
记者:通常都拉着这些人去什么地方?
高小宁:一般都是他早上拉去,早市,菜市这些地方,有的是没有一个脚,有的是两个脚都没有,有的也手脚楼没有的都有,有的也是带着小孩,或者是小孩拉着,一个成年的那些乞丐在走,旁边就有大人在跟着。
记者:盯着他们。
高小宁:嗯,盯着,跟着他们,等到看到你,那些乞丐,那个盆子里面有钱了,他就过来收走。
记者:通常跟着他们来收钱的是什么样的人?
高小宁:都是个子高高大大的,蛮大的,而且那些人过来收钱的那些人都是开着好车。
解说:有一次卢柱东看见一个穿风衣的男子,开着一辆白色的日系轿车,沿街把乞丐盘子里的钱,都收走了,他试图跟踪这辆车,却在几个红绿灯之后就不见了踪迹,类似的情况还多次发生,卢柱东总结了一些规律,他认为,大多数残疾乞丐,都有专门的帮派人员管理,随着人流变化,残疾乞丐,也不时会被调整位置。
卢柱东:靠近樟木头那边的,我看到那里很少人了,那天也下雨,有一点小雨嘛,我看到他在那里爬,爬了有一百多米那样子。爬了都没有人,他爬到那里了,就有一个人来,有一条小绳子的嘛,把他慢慢地拉,又拉到那个市场那里去。
解说:尽管多次跟踪,都没有找到卢剑秋,但是几年寻人下来,他们逐渐发现了这些乞丐不为人知的秘密。每天清早载满乞丐的中巴车,开始沿着固定路线,将残疾乞丐逐一卸下,有时候在东莞各镇区,安排乞讨,每个镇两三个,有时候又朝靠近东莞市区的的厚街一代布点。在某些节目展会上,如桥头镇荷花节,东坑镇二月初二“卖身节”,又将大拨乞丐运往此地,最后在晚上十点左右,他们开始收摊,三三两两地把这些乞丐集中起来,最后都送到一辆中巴车那里。
高小宁(卢剑秋同学):只要车以停下来,他下来两个人,一下子抬上去就走了。动作非常快。
记者:一辆面包车大概能抬多少个,这样的人上去?
高小宁:基本上他一个面包车,他都是抬三四个他就走了。
记者:三四个。
高小宁:就送回去那个中巴车那里,集中在一起。
记者:那你有看到那辆中巴车上,还有很多这样的乞丐吗?
高小宁:里面是黑黑的看不清楚,玻璃也是贴那种很黑很黑的那个膜的,看不见的,看不到里面有什么的。基本上从车头上面看,里面隐约看到里面,就是分两层,好像那个拉猪的那种车,你有没有看过。里面是用木板隔开两层,顶上一层地下一层的。再里面就看不清楚了。
解说:直到四五天以后,那辆拉走卢剑秋的中巴车,才在东坑出现。不出意料这辆中巴牌号是套牌报废车,类似的中巴车还有很多辆,晚上通常停在偏僻的地方过夜。
高小宁:大概位置就在那个市场没多远的,就是它有一个那个旁边,好像有一个工地,在建的工地,那个工地也没什么人。他就停在那个工地围墙外边,在马路边上。它就停在那里,晚上就全部人在那里。
记者:全部人就是几辆面包车的人,都会聚集到那儿是吗?
高小宁:对,全部聚在一起,然后就生火做饭。
解说:寻人持续了几年,卢柱东经常一个人开车在东莞周边兜转,但是却再也没有见到过卢剑秋的踪迹。
记者:事发之后你没有想过,向警方求助吗?
卢柱东:报警好像也没有什么用,因为自己没有一点证据,报警可能人家也是不理,我想也没有什么用。如果能够找到,看到了自己弟弟了,我还是会报警。
记者:但是警察可能会帮你们去找吗?
卢柱东:因为我们第一次刚刚失踪的时候,我报警了,基本上警察那边派出所那边基本上是,连一个什么回话的都没有的,说实话我也不是太相信。
解说:除了每年几次的寻找,卢柱东还印发了很多弟弟的照片,拜托在东莞打工的老乡帮忙留意,但卢剑秋却如同人间蒸发一样,再也没有出现过。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