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宣传网
 | 网站首页 | 本网动态 | 下载中心 | 图片中心 | 留言本 | 法治资讯 | 舆论监督 | 经济与法制 | 法讯论坛 | 社会娱乐 | 法治视点 | 法律大讲堂 | 法治杂谈 | 反腐前沿 | 法制教育 | 律师在线 | 法治周末 | 中国民声 | 法律法规 | 地方频道 | 浙江频道 | 重庆频道 | 河北频道 | 广西频道 | 信息广角 | 艺术长廊 | 李堂平专栏 | 
栏目更新推荐  
·扶贫?重庆开州区金峰镇一贫困户住…
·拍摄镇领导在会所大吃大喝竟被群殴…
·民营企业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在东莞…
·书记市长都开了活动报道集 诚邀东莞…
·吴晓波:东莞最好的东西是营商环境…
·东莞构建全方位控违治违体系 观音山…
·河北涉县刘海花:承诺的三个月内办结…
·“观音山现象”呼吁优化东莞营商环…
点击TOP(10)  
·扶贫?重庆开州区金峰镇一贫困户住…
·民营企业观音山国家森林公园在东莞…
·书记市长都开了活动报道集 诚邀东莞…
·吴晓波:东莞最好的东西是营商环境…
·东莞构建全方位控违治违体系 观音山…
·河北涉县刘海花:承诺的三个月内办结…
·“观音山现象”呼吁优化东莞营商环…
·河北迁西老干部举报县领导被逮捕 最…
·东莞市委书记肖亚非、市长吕成蹊:…
·东莞市樟木头镇镇长芦湛:年初说的…
法讯网【fxw.name】
图片文章  

扶贫?重庆开州区金…

拍摄镇领导在会所大…

民营企业观音山国家…

书记市长都开了活动…
 
您现在的位置: 法宣网-中国法治宣传网【原法讯网】 >> 舆论监督 >> 民生热线 >> 正文
广东雷州蔗农砍甘蔗须交钱办证,糖厂强行收购
文章来源:南方日报 法讯网作者:汤凯锋 点击数:18992 更新时间:2012/2/7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法讯网【fxw.name】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未注明来源的作品,版权均属“法讯网”原创或首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确需使用本网作品的,请来函联系:chinafxw@qq.com。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法宣网”及作者:“X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据载或讯“XXX(非法讯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网络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法讯网   E-mail:chinafxw@qq.com  fxwzbs@foxmail.com   QQ:350273444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关于〖广东雷州蔗农砍甘蔗须交钱办证,糖厂强行收购〗的最新评论:

    由于每日榨汁量有限,雷州龙门糖厂前挤满了甘蔗运输车。

    由于每日榨汁量有限,雷州龙门糖厂前挤满了甘蔗运输车。

      ●南方日报记者 汤凯锋

      南方农村报记者 刘龙飞 胡新科 发自雷州

      “今年甘蔗长势不错,是个丰收年……”2月2日,和记者谈及今年甘蔗销售情况,雷州市英利镇三元村委会三武村小组的李先生话锋一转,由于还没有领到《甘蔗派斩通知书》,春节后他只能继续焦急地等待。“如果4月份前不能卖出,就会影响今年的种植了。”

      与李先生同样焦急的,还有雷州市英利、龙门、纪家等镇多个村的部分村民。

      对于渴望甘蔗市场实现自由交易的蔗农来说,这种统一定价、按计划领证卖甘蔗的方式,让他们感觉越来越不适应。

      糖厂发证有计划收甘蔗

      2月2日,雷州市英利镇六仔村一位知情村民向记者介绍,英利镇和周边几个镇的甘蔗一直都由当地的龙门糖厂收购,但由于龙门糖厂日生产能力有限,每天只能对一定数量的甘蔗进行榨汁,因此,糖厂采取了向蔗农发放“甘蔗证”这种带有计划性的收购方式。

      “我们必须拿到糖厂发的证才能砍甘蔗,否则就算砍好了,糖厂也不会收。”知情村民说,大多数村民为了不耽误新一年的甘蔗种植,或担心甘蔗成熟后搁置太久会变坏,都希望能尽快将甘蔗卖出去,但糖厂采取通过颁发“甘蔗证”进行计划性收购的方式,让部分蔗农只能“干着急”。

      记者在雷州市英利、龙门、纪家等镇多个种植甘蔗种植大村采访发现,实际上,让蔗农们产生困扰的,不仅仅是这种由糖厂发放“甘蔗证”的计划性收购方式,还有糖厂委托村委会向蔗农发放“甘蔗证”带来的问题。

      “村里现在很多人都在排队等着拿证。”2月2日,纪家镇蔗农张先生向记者介绍,按照程序,砍甘蔗需先向村委会提出申请,村干部根据申请情况安排,由于现在村里大多数村民都在等着砍甘蔗,因此早已排了长队。有些村民担心拿不到证,甘蔗卖不出去,甚至采取向村委会干部私下送礼的方式以求得“甘蔗证”。

      而在英利镇后村,几名正在帮老板砍甘蔗的贵州工人告诉记者,几天来,老板可能因为没有拿到“甘蔗证”,他们砍下的甘蔗只能地放在地上“缩水”。

      英利镇三元村六仔、三武等村民小组的村民告诉记者,在该村办理“甘蔗证”,除了申请要排队之外,还要向村委会缴纳一定的“手续费”,这笔费用去年为每车(约10吨)甘蔗10元,今年则上涨到了15元。

      2月2日,三元村一位正在值班的村委委员向记者证实,村里向蔗农收取的15元,是用于村委会工作人员给蔗农办证的“值班费”。据他介绍,三元村今年的甘蔗总产量估计能达4万吨左右,按照每车15元(一车10—15吨)的收费标准,三元村村委会通过代发“甘蔗证”可以收取4万元左右。

      “本来一亩地一年才收到两三千元,为什么拿砍伐证还要收钱呢?”六仔村村民有点不解地说,目前,一吨甘蔗的价格是500元左右,村民砍甘蔗的时候还要出钱请人帮忙,一天就要80元。

      “按区收购国家有规定”

      多个村民向记者证实,虽然他们想把甘蔗卖给其他收购商,但其他收购商却很难到村里收购。就在前年,部分村民曾试图将甘蔗卖给外面的老板,遭到一伙不明身份人员的殴打。一直以来,不管村民是否与糖厂签订种植协议,他们只能按照糖厂定制的价格,统一把甘蔗卖给糖厂。

      据了解,雷州市目前共有7家制糖厂,其中有5家属于广东恒福糖业集团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较大的一家制糖厂便是位于雷州市龙门镇的龙门糖厂,负责收购包含雷州市龙门、英利、北和、乌石、覃斗、南兴、松竹7个镇在内的所有甘蔗。

      龙门镇农业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介绍,根据2002年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农业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等四部委联合出台的《糖料管理暂行办法》规定,“糖料产区实行以制糖企业为核心按经济区域实行划区管理,制糖企业收购糖料时不得跨原料区收购糖料”。因此,龙门糖厂对7个镇的甘蔗全部收购有政策依据。

      2月5日,广东恒福糖业集团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陈符景表示,目前龙门糖厂的蔗区中有96%的农户均和糖厂签订过合同,糖厂每年支付给蔗农的机耕、种子、化肥等费用就达3000万元,从合同角度来说,蔗农把甘蔗出售给糖厂是合理合规的。而且对于蔗区糖业原料的销售,国家有关部门也作出过规定,不允许跨区域。

      “龙门糖厂日榨约1万吨的榨糖能力,是不可能一次性收购过多甘蔗原料的。”陈符景说,今年糖厂榨季截止日期是4月2日,但即便4月2日过后,只要蔗农还有甘蔗未卖出,糖厂均会按照市场指导价收购,“我们保证不让一吨甘蔗烂在地里,但也要请蔗农们体谅糖厂生产能力的瓶颈,按照规划砍甘蔗。”

      英利镇三元村一位正在田间砍甘蔗的村民对此提出自己的看法,“国家的规定是以前的,那时候的原材料资源不丰富,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色彩。”他说,在如今甘蔗产量大的情况下,政府是否也可以考虑放宽政策,让村民的甘蔗卖个更好的价钱。

      “违规收费发现后将严惩”

      为什么要将“甘蔗证”发放的权力委托给村委会?陈符景解释道,龙门糖厂蔗区涉及范围涵盖7个乡镇,覆盖范围广,糖厂工作人员不可能对所有村庄实施覆盖,因此在一些村庄只能把派发证件的工作委托给村委会,而糖厂则按照每吨两元钱的标准给村委会支付劳务费。

      “由糖厂直接负责发放的甘蔗证,是不允许收取费用的。”陈符景明确表示,根据他们掌握的情况,目前只有英利镇三元村、那停村、丁满村3个村委会仍按照1988年国营糖厂时的惯例在收取甘蔗砍伐证手续费。去年公司曾和英利镇政府及各村委会协商由龙门糖厂支付相关费用,但却未获同意,收取费用只是少数村委会的自主行为,糖厂无权干涉。

      2月3日,雷州市经济贸易局副局长李炜峰告诉记者,向蔗农发放“甘蔗证”,是雷州市长期以来的做法,虽然这种发证收甘蔗的方式带有很强的计划经济色彩,但制糖行业本身是一个特殊的行业,计划性比较强。一方面,制糖企业发放收购通知书收购甘蔗是市场行为,政府不能干涉;另一方面,制糖企业又需要大量的原料供应,需要划分固定原料区保障生产。

      “有些蔗农心急,过早砍了,想拿到证是很困难的。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不论早晚,蔗农的甘蔗肯定可以收购完。”李炜峰说,目前还没有妥善的办法解决蔗农申请甘蔗砍伐证难的问题。

      对于部分村委会借发放“甘蔗证”的机会收取费用、收礼或故意刁难蔗农等问题,李炜峰表示,目前他们并没有接到蔗农对这类问题的举报,但对于这些伤农的违规行为,政府部门一旦查实将给予严肃处理。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合作报刊| 友情链接 |联系法宣网|法宣邮箱| 常用工具|工作机会| 版权申明|网站管理 |

     FXW.NAME 法宣网【原法讯网】,中国法制宣传网 | 中国纯公益性独立法制类网站

    Copyright 2008-2028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宣网【原法讯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致函:chinafxw@qq.com 本网最佳浏览器为IE8屏幕分辨率为1280*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