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进行了多年改革,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当然在改革中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择校问题。择校问题产生的根源是教育发展的不均衡而导致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和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择校给学生增加了巨大的精神压力,给家长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助长了教育腐败,打破了教育的均衡发展,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在日本一般不存在择校问题。安徽铜陵市推行教育均衡化,百姓无需择校。治理择校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毅力和决心:扶持弱校,推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中国是一个有着3.2亿名学生、68万所学校的国家,教育规模为世界之最。中国教育进行了多年改革,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一是在85%以上的人口和地区,基本上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基本上扫除了文盲;二是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已经达到了21%以上,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当然在改革中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如择校问题,在社会上反映强烈。本文中的“择校”仅限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公立学校。
一、择校问题产生的根源是教育发展的不均衡而导致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和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
从1993年国家取消小学升初中考试开始,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问题便逐渐形成为一种气候,成为一个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国家有关部门虽然曾三令五申不允许在义务教育阶段择校、不允许收取择校费,但事实上,择校和收取择校费现象并没有得到有效遏制,反而愈演愈烈。如果说最初学校招收择校生、收择校费还有些遮遮掩掩的话,那么时至今日,学校已丝毫没有掩饰的成分,那些老牌“名校”都提早搞起招生攻势。如果前几年在一些大中城市,学校要收你3万元择校费,你会咂咂嘴觉得收费太高的话,那么今天你要交3万元让孩子进了你选择的“理想学校”的话,恐怕你是受到了关照,因为3万元已成了择校费的下限,而上限呢,6万、8万、10万……择校费一路飚升。
择校问题的形成有很多复杂的原因。在过去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国各地区在发展教育的过程中,由于教育投入不足,都曾集中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重点建设和发展了一部分学校,使这些学校成为“重点校”。由于教育资源配置失衡,办“重点校”之类的冲动加剧了学校的等级分化,加上教育主管部门某些政策不当的引导,使得“重点校”越办越强,“普通校”越办越弱,两类学校的教育质量差距明显扩大。加之以前择优选拔、层层淘汰的考试制度,这些学校的生源又高出其他学校一截,由此形成校际之间发展的很不平衡。国家法规明令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就近入学,禁止择校;教育部门又制订了严密的评估体系,把公办学校划出层次分明的等级:薄弱学校、普通学校、县级学校、市级学校、省级学校。教育管理体制如此自相矛盾,怎能叫老百姓不择校?当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以后,对子女接受优良的教育就有了强烈的需求,这就产生了社会需求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之间的矛盾。择校问题产生的根源是教育发展的的不均衡而导致优质教育资源的不足和人们对优质教育资源的渴求,这是一对很大的矛盾。于是,家长和学校“两厢情愿”的择校问题就出现了,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愿意出“择校费”“购买”更好的教育,重点学校为了盈利不择手段地收取“择校费”。一时间,重点中学、重点小学、重点幼儿园纷纷挂牌亮相,“择校费”也随市场需求不断飙升。然而,一些基层教育部门不是想方设法消除这一差距,而是把自己的利益与“择校费”捆绑在一起。在重点学校,“择校费”成了教职工的奖金、福利补贴和改善学校设备的主要经费来源,公款请客送礼、公款旅游和铺张浪费也多从这笔收入中报销,搞腐败的经费也算在教育成本之中,分摊在学生头上,数百上千万元的“择校费”究竟流向何处?学生和家长并不清楚,也很少有部门进行有效监控。据广东省审计厅公布,2002年至2004年,省66所被审计的城市公办中小学以各种名目收取“择校费”资金累计达7.53亿元,而这些学校同期教育收费总额为13.93亿元。这意味着,这些学校一半以上的教育收费,是靠这些“择校费”收来的!①
二、择校给学生增加了巨大的精神压力,给家长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助长了教育腐败,打破了教育的均衡发展,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影响了社会的稳定
择校,给学生增加了巨大的精神压力,给家长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2005年7月,当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参加结业典礼时,宁夏银川市13岁的小学毕业生秀秀却选择了放弃自己的生命而离开了人间。在她留给父母的100多字的遗书里写着“我死了可以帮你们节约10万元”等字眼。② 择校的精神压力是导致秀秀自杀的主要原因。目前,义务教育阶段择校热愈演愈烈,在公办学校择校热的同时,各地兴起的“名校办民校”更是助推了择校之风。在小学阶段,学生之间已开始以成绩论英雄,让学生产生 “上不了好的初中即失败”的心理。有钱有权人家的孩子可以通过掏高额“择校费”上好的初中,无钱无权人家的孩子只能望而却步,这给学生增加了巨大的精神压力。“择校费、择校费,中间多少家长泪。”这些社会俗语道出了家长们内心的酸楚。虽然家长对动辄收取几万、十几万元的择校费的现象十分痛恨,但又无可奈何。现在党中央在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实行“两免一补”政策后,又决定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在两年内全部减免学生的学杂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经济负担,但应该承认中国还有相当多的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在教育上沉重的经济负担直接导致了无数适龄儿童失学,无数优秀学生辍学,迟滞了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步伐,成了不少家庭致贫的主要原因。
择校,助长了教育腐败,使中国的义务教育名存实亡。合肥市42中前任校长贾鸿等人因挪用择校费最终被判有期徒刑三年缓期四年执行。③ 事实上,贾鸿案件只是全国部分中小学因高额择校费滋生教育腐败温床的一个缩影。安徽省检察机关2004年在教育系统查办职务犯罪案件67人,2005年上半年又在教育系统查办职务犯罪案件27人,而其中有关中小学的腐败案件中,涉及择校费是主要犯案资金之一。择校,导致教育腐败,它败坏了中国教育的形象,污染了学校这片圣洁的净土。义务教育应是一种免费教育。国家对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免除其全部或大部分费用,这是世界各国实施义务教育的个共同点,但是,在中国这样一个明确宣布已经实现九年义务教育的国度里,义务教育阶段向学生收取各种名目繁多的费用,特别是不亚于天文数字的择校费等,实在令人费解。义务教育应是一种强制教育。这种强制性体现了国家意志,也应建立在免费基础之上,否则,老百姓有理由拒绝这种强制。义务教育应是一种公平教育。公民有平等享受优质教育的权利和机会。择校的实质是按阶层和等级来选择学生。有些中小学生由于交不起“择校费”而被拦在义务教育的门外。择校,使中国的义务教育名存实亡。
择校,打破了教育的均衡发展,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影响了社会的稳定。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渴望,与优质教育资源匮乏之间的矛盾,是基础教育领域内的基本矛盾。这个基本矛盾日益突出和尖锐,不能靠“择校”来解决。解决这一基本矛盾的根本办法就是把每一所学校都办好,消除“薄弱学校”,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这是各级政府不可推卸的责任。而择校打破了教育的均衡发展,时下的一些“热门”学校热得人满为患;那些可怜的 “薄弱学校”,有的甚至到了无生可招、无课可上的地步!中国的教育资源相当匮乏,择校却给本来就捉襟见肘的教育资源造成极大的浪费。人们为什么如此关注教育并屡屡成为社会热点?因为教育涉及到千家万户。首先,择校是个“人权”问题,即公民均等地接受教育的机会和享受高质量教育的权利应得到尊重。其次,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问题不单单是个教育问题,还是个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它影响到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如果不能得到果断、有效的治理,势必会产生多方面的消极影响。
三、在日本一般不存在择校问题。安徽铜陵市推行教育均衡化,百姓无需择校。治理择校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和教育部门的毅力和决心:扶持弱校,推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教育部部长周济曾在有关会议上说,教育部将从2005年开始实施基础教育阶段薄弱学校的改造工程,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以利于解决“择校”问题。他指出,促进教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促进区域教育内部的均衡发展,首先是基础教育特别是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在普及义务教育初期,集中力量建设一批重点学校,有利于快出人才、出好人才。现在,工作重点要有一个转移,要大力改造薄弱学校,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从而解决“择校”问题。区域特别是城市内部教育的均衡发展水平,今后应当成为衡量一个地方工作成效和教育现代化水平的关键指标。解决这个问题,一个就是使优质教育资源扩大,通过国家投入、政府投资各种方法,扩大学校的招生规模;另外一个,就是减小或者消灭薄弱学校,通过改造、合并等方法,把薄弱学校变成优质学校。通过以上两个方法,可以实现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的产生。④
教育均衡化与就近入学谁先谁后?本来是不难判断的。因为只有在学校办学质量相对均衡后,实施就近入学政策才是合情合理的。这也是被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教育实践所反复证明的事实。然而,我国实施就近入学政策却是在教育发展极不均衡的背景下开始的。其貌似正确的基本假设是,通过就近入学缩小生源差距,从而实现区域内学校办学质量均衡发展。问题是,在学校发展极不均衡的条件下,就近入学不可能成为解决教育均衡化的灵丹妙药。因为就近入学尽管缩小了学校之间生源差异,但从儿童发展心理学的角度看,小学生和初中生的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均远未定型,可塑性较强,真正决定学校办学质量的主要因素依然是学校管理和教师素质。所以,试图依靠实施就近入学政策来实现教育均衡化,无疑是舍本求末,缘木求鱼。不同地区的不平衡、城乡之间的不平衡、校际间的不平衡、学段之间的不平衡以及教育质量不平衡是目前义务教育阶段不均衡的几个主要表现。当前,政府强化义务教育就近入学要求,严禁公立学校招收择校生的政策取向,无不是建立在政府拥有能够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的信心之上。可问题的关键在于,在强调中国特色的同时,我们如何设计一个相对公平的竞争优质教育机会的制度。不幸的是,义务教育阶段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的目标及对其的坚定信心实际上已经逐渐成为画饼,进而成了制度创新、改良相关公共政策的绊脚石。
对于择校问题,如果是私立学校,收取一定的“择校费”之类,是准市场行为,姑且不论。公立学校教育资源属于国家公共资源,是国家重点投资与“配置”的公共事业,它不属于市场调节的范围。禁止择校、就近入学作为义务教育政策,其最终目标是让所有适龄学生都能就近享受同等优质的教育,即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化。在这里,政府一要提供充足的受教育机会,二要提供相应充足的优质教育资源。
事实上,择校本身并没有错,谁不愿意把自己的子女送到名校读书?问题是,政府为人们特别是弱势群体提供充足的择校机会了吗?择校作为教育领域久治不愈的“顽症”,恰恰也是教育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现象。一方面,人们权利意识增强,受教育权作为一项重要的个人发展权利,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人们不仅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还应有选择接受什么样教育的权利;另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现在普通学校教育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高质量和个性化教育需求,人们可能在普通学校中得不到所期望的教育,只得择校。
百姓责问:“择校歪风”是否真的无药可治?
我们先看看国外。日本由于公立中小学教育质量优良,又给国民提供了平等的受教育机会,所以在日本一般不存在择校问题。日本的平等教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府保证了充足的义务教育经费,各校教学条件、教学设施都达到了规范化。在日本,无论这所学校规模大小,在校学生人数多少,学校都必须具备办学的必备条件和设施,执行统一、规范的教学要求。教师和校长由政府机构进行轮换调整,保证了各校师资力量和管理水平的相对均衡。公立学校的教员属于国家公务员,一般3至5年内,各校间进行师资轮换调整。日本的教育法规规定:一个教师在同一所学校连续工作不得超过5年。 日本校长任期2年,连任者,需在校际之间轮换。⑤
再看看国内。最近媒体上报道《铜陵——一个没有择校的城市》,使人们对解决择校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安徽省铜陵市用了10年时间对解决这一问题进行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和全国其他许多地区一样,“择校风”一度也在铜陵盛行。但2004年12月,教育部的一个调研组到铜陵检查评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工作时,一个现象引起了专家们的兴趣:在连续几次学生座谈会中,专家问小学生:“铜陵的哪所学校好,你想考哪所学校?”学生们的回答都是“这里的初中都差不多,想上个离家近点的”。铜陵市的做法是推行教育均衡化理念,让各学校均衡发展,让每所学校都为百姓所接受。百姓无需择校,择校风便无存身之地。铜陵的经验表明,保障教育公平是政府的应尽之责;治理择校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的毅力和决心。⑥ 铜陵的经验并不复杂,一句话——扶持弱校,推行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我们到了需要解决择校问题的时候了。看起来,政府和教育部门还应继续开动脑筋,找出更好的办法,在构建和谐社会之际,打造一个相对公平的“和谐教育”,一年不行,两年不行,像铜陵一样,十年总行了吧?
注:
① 2005年7月广东省审计厅向省人大常委会提交的审计工作报告
② 2005年7月25日北京娱乐信报
③ 2005年10月21日新华每日电讯
④ 2004年12月20日新华网
⑤ 2003年3月3日新华社
⑥ 2005年12月23日中国教育报
作者简介: 廖立地,男,1947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原任江苏省盐城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局长,现为该局督导员,近年来发表来多篇论文,并多次获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