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宣传网
 | 网站首页 | 本网动态 | 下载中心 | 图片中心 | 留言本 | 法治资讯 | 舆论监督 | 经济与法制 | 法讯论坛 | 社会娱乐 | 法治视点 | 法律大讲堂 | 法治杂谈 | 反腐前沿 | 法制教育 | 律师在线 | 法治周末 | 中国民声 | 法律法规 | 地方频道 | 浙江频道 | 重庆频道 | 河北频道 | 广西频道 | 信息广角 | 艺术长廊 | 李堂平专栏 | 
栏目更新推荐  
·让信任与监督“双管齐下”
·严惩腐败,抵制黑恶势力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必须“下深水”
·荒唐!精准扶贫竟变成“精准扶亲”
·农村党支部如何在管理服务群众中教
·祛除“牛皮癣式挂牌”顽疾
·“四个坚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拓宽用人视野要善于培养年轻干部
点击TOP(10)  
·让信任与监督“双管齐下”
·严惩腐败,抵制黑恶势力
·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必须“下深水”
·荒唐!精准扶贫竟变成“精准扶亲”
·农村党支部如何在管理服务群众中教
·祛除“牛皮癣式挂牌”顽疾
·“四个坚持”推动乡村产业振兴
·拓宽用人视野要善于培养年轻干部
·不要把“苦劳”当作推卸责任的挡箭
·舆论监督的根本目的是解决问题
法讯网【fxw.name】
图片文章  

“电视认罪”与“依

武威火书记,“火”

公安机关执行取保候

陈一丹:企业经营的
 
您现在的位置: 法宣网-中国法治宣传网【原法讯网】 >> 法治杂谈 >> 论坛 >> 正文
“集体研究”不是渎职犯罪的挡箭牌
文章来源:法治周末 法讯网作者:朱巍 点击数:11027 更新时间:2014/3/12 文章录入:谈心    责任编辑:bjb  


法讯网【fxw.name】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未注明来源的作品,版权均属“法讯网”原创或首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确需使用本网作品的,请来函联系:chinafxw@qq.com。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法宣网”及作者:“X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据载或讯“XXX(非法讯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网络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法讯网   E-mail:chinafxw@qq.com  fxwzbs@foxmail.com   QQ:350273444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关于〖“集体研究”不是渎职犯罪的挡箭牌〗的最新评论:

                  原题:“集体研究”不是渎职犯罪的挡箭牌

              朱巍

           当前在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等领域,存在党政部门集体研究式渎职现象。出现危害结果后,涉事人员往往以经集体研究为由推卸责任。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刑二庭庭长裴显鼎在接受媒体提问时表示:司法解释规定,以集体研究形式实施的渎职犯罪,应当依照刑法分则第九章规定,追究国家机关负有责任人员刑事责任。

           在此之前的2013年年初,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以下简称两高)以司法解释的形式说明了在渎职罪中“集体研究”不能成为责任人免责事由。时隔一年多,再次强调此类渎职行为,一方面说明司法机关对渎职罪严肃适用的态度,同时也说明司法实践中以“集体研究”作为抗辩滥用的多发事态。

           “集体研究”作为政府议事制度和民主集中制的主要体现,一直是我国政府运作基本制度之一,在发挥群策群力和民主法治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从法治体系上讲,集体研究作为议事程序与行政行为法律后果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渎职罪作为特殊主体犯罪,其构成标准并不必然包括议事程序如何。换句话讲,渎职罪中的“集体研究”并不会影响法律定性问题,不过,却是法院在具体衡量量刑标准的考虑范围。

           从司法公正的角度看,经过集体研究决定后的渎职行为与“一言堂”的渎职行为在情节上确有区别,可以按照案件具体情况减轻或从轻处罚。不过,在司法实践中的“集体决定”已经被广泛滥用,逐渐成为违法领导“通用”的抗辩理由。

           目前,我国正处于改革深水区,政府体制改革和议事决议改革尚在完善中,很多渎职行为是披着集体决定“外衣”的“一言堂”。开会讨论流于形式,“会前充分斡旋,会上走走过程”是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本来是要充分征求意见的集体研究,逐渐演变成“一言堂”的工具。如此一来,“集体研究”作为量刑考量标准的抗辩就站不住脚。

           “法不责众”的心理作用导致违规官员敢于渎职犯罪。集体研究的主体并不是个人,而是整个班子集体。即便事后追究法律责任,“天塌下来大家扛”的局面势必造成个别违规官员“绑架”其他班子成员。当责任无法推卸之时,“有难同当”的客观形势将会让更多人身陷囹圄。如果渎职行为未经发现,那么“集体研究”的后果又变成了“有福同享”。所以,从历来的反腐经验上看,“集体决定”不宜继续作为量刑的抗辩理由。

           法治社会中的现代政府性质决定“集体研究”不能作为渎职罪的抗辩事由。“责权划一”是现代政府体制改革目标之一,本质要求就是权力和责任应该等同,法律不仅约束直接行为人,而且也约束行政指令者;不仅约束“独任制”,也要约束“集体负责制”。

           另外,“集体研究”的渎职行为对社会危害更大。集体的决定意味着整个领导班子的决定,这样的渎职行为背后更隐含着被害人无法想象的深意,“官官相护”的客观情况极有可能造成被害人投诉无门,从而引发更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稳定问题。

           因此,才出现了在一年多的时间再次强调相关司法解释,限制集体决定在渎职罪中的适用问题。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集体决定”不能再作为渎职罪的抗辩事由,不过,集体决定本身不能被否认。恰恰相反,集体决定本身是民主议事体制的核心,也是减少渎职犯罪的有效手段,不仅我国在用,国外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在用,毕竟,群策群力远比“一言堂”好得多。

           总之,本次两高的司法解释给正在进行的政府体制改革注入了活力,我国的“集体研究”模式作为传统议事程序是时候应该进行改革了,只有充分发挥民主集中制、尊重宪法和法律、依靠群众和责任明确的“集体研究”模式,才是现代社会法治之彰显、众望之所归。

           (作者系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合作报刊| 友情链接 |联系法宣网|法宣邮箱| 常用工具|工作机会| 版权申明|网站管理 |

     FXW.NAME 法宣网【原法讯网】,中国法制宣传网 | 中国纯公益性独立法制类网站

    Copyright 2008-2028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宣网【原法讯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致函:chinafxw@qq.com 本网最佳浏览器为IE8屏幕分辨率为1280*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