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留守儿童——中国城镇化的软肋
作者:高原  文章来源:法治周末  点击数2534  更新时间:2015/6/24 8:40:49  文章录入:admin  责任编辑:admin

父母像符号

   吴玲玲的家在凤凰县禾库镇补丁村,从这个偏远的山寨走到最近的镇上,要走两个小时的山路。

    她的家在村里很显眼。

    在这个800多米高的悬崖边上,只有二十几户人家,吴玲玲的家是一座三层小楼,白瓷砖铺地,电视、冰箱一应俱全。

    然而,吴玲玲和弟弟妹妹们依然不觉得这是一个家。陪伴他们的只有年迈的外婆,父母只是电话那头的一个声音,或者只是过年时带回来的一套衣服。

    而这,正是中国6000多万留守儿童的缩影。

    吴玲玲回忆不起来上次给爸妈打电话是什么时候,说了什么,一年20天的共处时光,父母,对于她和弟妹们来说,更像是一个符号。

    凤凰县教育局人事股股长龙清华对法治周末记者说,为了让孩子们能和在外地打工的父母有更多沟通,教育局开始给每个孩子每学期发100元的充值卡,可是很多孩子没有手机,充值卡没有用处,后来改成了100元的IC卡,但还是有很多孩子用不完这100元钱。

    “不知道和爸妈说什么,有什么好说的呢?”吴玲玲说。

    2014年10月至12月,公益组织“上学路上”对中国东部、中部、西北、西南六省农村地区的留守儿童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每年有260万孩子一年内接不到父母的电话。

    和毕节的4兄妹一样,吴玲玲也是姐弟4个人。比毕节4兄妹幸运的是,吴玲玲姐弟4个有外婆照顾,外婆是家里唯一的大人,因为外公也在县城打工。

    吴玲玲今年10岁,作为家里的大姐,她已经学会了帮外婆干农活。她的弟妹们分别是9岁、8岁、7岁,尽管这个家庭每年都会有新的生命降临,但是她们的父母,都是在孩子满月后就把孩子扔给了外婆,到浙江打工。

    谈到理想,姐弟4个有些茫然,紧缩双眉,就像很多留守儿童面对外界的第一反应一样,惊恐又好奇。

    想了一会儿,4个孩子中,有3个想将来做老师,最小的一个,说想当医生。

    吴玲玲的老师吴艺伟告诉法治周末记者,这几乎是所有孩子的理想,老师和医生。因为他们的世界里除了常年在外打工的父母和年迈的爷爷奶奶,接触最多的就是老师和医生。

    理想,对于他们有些奢侈。

    这个10岁的孩子,和很多留守儿童一样,从上学第一天开始就被灌输这样的想法。读书,认字,能买车票,将来也就能自己出去打工。

    孤寂长大、打工、结婚生子,孩子在家继续孤寂长大,这似乎成了他们的一个轮回。

    然而,相比之下,吴玲玲4姐弟是幸运的。隔壁茶山村的孩子吴磊,父母离异,父亲入狱,母亲改嫁,14岁的他没有继续上学。

    村里的人很少看见他,偶尔看见,他都是拿着口袋和镰刀,在山间寻找五倍子(当地一种药材),割下来,拿到镇上去卖。

   吴艺伟有时看见他,也会劝他几句,但吴磊不爱说话,说的最多的就是他的生活状态:睡在大街上,捡馒头吃。

    纪录片导演周浩从2014年开始在拍摄一部留守儿童的纪录片,在他的片子里,当问到一个女孩你认为对你最重要的东西是什么时,孩子想了想,对着镜头说:“人生苦短,命最重要。”

   全场愕然。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