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大跃进”背后的占地风波
法治周末记者 赵晨熙
随着国家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如今人们的出行已经逐渐从地上转到了“地下”,一条条错综复杂,被称为“地下迷宫”的地铁线路在方便人们出行的同时,却也带来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占地。
“地铁线路轨道虽然建在地下,但像站台等地面建筑同样是地铁配套设施的一部分。”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培训科研总督导张柱庭在接受法治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因地铁建设而导致的占地风波逐渐成为当前地铁全面发展下的一大问题。
南锣鼓巷
北京的南锣鼓巷虽然仅是位于北京中轴线东侧交道口地区的一条不足800米长的胡同,却因其距今700多年的历史和富有老北京风情的街巷以及胡同内琳琅满目的商铺而受到中外游客的喜爱。
北京市民刑丽和朋友在南锣鼓巷中经营着一家小店,她告诉法治周末记者,以前来南锣鼓巷,坐地铁一般需要坐到鼓楼大街,然后再步行大概两三公里路才能到达。“但自从2012年年底地铁6号线直接开通了南锣鼓巷,从地铁口上来就是,非常方便。”
不过,大部分中外游客鲜少知道,在这方便往来的地铁站建起来的背后,曾涉及到征地拆迁问题。
2月1日上午10时,当法治周末记者来到南锣鼓巷地铁站时,发现这里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刑丽笑着说,一到周末,这种现象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因为地铁站的开通,现在南锣鼓巷的客流量相比前几年又有了不少的增长,生意也越来越好。
地铁站的建设为南锣鼓巷的发展带来了新一轮“春天”,这是自小便住在鼓楼大街的毕淑林希望看到的,但她也无奈地向法治周末记者表示,正是因为地铁站的修建,令她儿时记忆中的南锣鼓巷,变了些许模样。
法治周末记者了解到,南锣鼓巷地铁站的建设要追溯到2009年,媒体报道,地铁站建设属地铁6、8号线工程,是北京城市规划重点市政建设项目,地铁站点位于地安门东大街的南侧和北侧。
然而,南锣鼓巷地铁站兴建伊始,便遭遇“话题不断”,有着深刻历史文化底蕴的南锣鼓巷周边建筑设施“存留之争”以及占地拆迁范围究竟有多大,都一度成为坊间热议的话题。
毕淑林透露,在地铁站建设之初,曾有传言称要对南锣鼓巷周边进行大规模拆除,“我们家距南锣鼓巷得有一公里多,当时也都被列入了拆迁之列”。
北京市东城区房管局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向法治周末记者表示,当初附近居民听闻建地铁要占地拆迁一事,虽有人表示反对,但也有不少人希望借此得到拆迁补偿款,搬离老房,“有人甚至来主动申请拆除”。
最终依照规划,南锣鼓巷地铁站的拆除范围为南锣鼓巷南口,因建设地铁站占地拆迁共涉及62个门牌号码。
关于占地拆迁,此前曾有媒体报道“该地区因为老建筑区,每平方米最高补贴30万元”等新闻,虽然后来被证实报道内容失实,却也引起坊间一片哗然。
上述东城区房管局工作人员向法治周末记者透露,当时因建地铁对该地区的拆迁补偿平均是每平方米六七万元,而且因为被拆的多为用作商铺的公房,拆迁也进行得比较顺利。
尽管该工作人员一再向法治周末记者表示,“因兴建地铁站而占地拆除地上建筑是在所难免的”,但毕淑林直言,路两旁一排排的商铺老房曾经也被视为南锣鼓巷文化的一部分,现在更多看到的则是现代化的“影子”。
据上述东城区房管局工作人员透露,自南锣鼓巷地铁建成后,目前对该地区已没有新的拆迁计划,未来更多的将是对老建筑及街区历史风貌的保护和存留。
上一页 [1]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