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宣传网
 | 网站首页 | 本网动态 | 下载中心 | 图片中心 | 留言本 | 法治资讯 | 舆论监督 | 经济与法制 | 法讯论坛 | 社会娱乐 | 法治视点 | 法律大讲堂 | 法治杂谈 | 反腐前沿 | 法制教育 | 律师在线 | 法治周末 | 中国民声 | 法律法规 | 地方频道 | 浙江频道 | 重庆频道 | 河北频道 | 广西频道 | 信息广角 | 艺术长廊 | 李堂平专栏 | 
栏目更新推荐  
·“创新”业务性质存疑,中信建投因…
·小米再陷“质量门”:被指没掌握核…
·长安汽车因排放超标被罚,过半网友…
·基金投资者投诉南京银行
·今麦郎方便面“天价索赔”案引争议
·超豪华汽车在华结束高增长
·卡罗拉、雷凌数千辆车被指“隐性召…
·乐视资金链隐忧
点击TOP(10)  
·“创新”业务性质存疑,中信建投因…
·小米再陷“质量门”:被指没掌握核…
·长安汽车因排放超标被罚,过半网友…
·基金投资者投诉南京银行
·今麦郎方便面“天价索赔”案引争议
·超豪华汽车在华结束高增长
·卡罗拉、雷凌数千辆车被指“隐性召…
·乐视资金链隐忧
·“1元云购”疑踩中非法博彩红线
·辽宁清原:政府违约被判败诉,却又…
图片文章  

小米再陷“质量门”…

基金投资者投诉南京…

今麦郎方便面“天价…

“1元云购”疑踩中非…
 
您现在的位置: 法宣网-中国法治宣传网【原法讯网】 >> 法治周末 >> 正文
一个“无品官”的古村守护之痛
文章来源:法治周末 中国法宣网作者:高欣 点击数:11646 更新时间:2015/2/4 文章录入:谈心    责任编辑:bjb  


中国法宣网版权及免责声明:

1、凡本网未注明来源的作品,版权均属“中国法宣网”原创或首发,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确需使用本网作品的,请来函联系:chinafxw@qq.com。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法宣网”及作者:“XXX”。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据载或讯“XXX(非中国法宣网)” 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网络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3、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联系方式:中国法宣网   E-mail:chinafxw@qq.com  fxwzbs@foxmail.com   QQ:350273444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关于〖一个“无品官”的古村守护之痛〗的最新评论:

     

      湖南岳阳张谷英村。张安蒙曾说:“我发现了她,却害了她。”             CFP供图


           “古村落开发中,最大的两个问题,就是大拆大建、涂脂抹粉”

                  法治周末记者 高欣 发自上海

           寻访古村落的热潮,似乎可以追溯到1989年湖南岳阳张谷英村的发现。这个村庄的发现者,是张安蒙和她所在的摄制组。尔后,张安蒙选择了独自一人寻访、发现、宣传和保护古村落的道路。
           在新中国的鞭炮声中,张安蒙出生于上海。上个月,她刚刚度过了自己65岁生日。张安蒙自称是一个“要往前冲”的人。在她心中,古村落是一本穷尽一生都读不完的书。
           已逝的中国古建泰斗、中国文物研究所原所长罗哲文曾这样评价张安蒙:“无品官做有品事。”不少场合,她还被称为“中国第一女村民”。而在保护古建筑的圈子里,则流传着“北有冯骥才,南有张安蒙”的说法。
           最初发现张谷英村时,张安蒙就提出了以旅游开发来保护古村落的理念。然而,在实践过程中,这个理念变得越来越复杂。她看得清楚,很多时候却无能为力。
           2002年,张安蒙发起成立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委员会,并担任副主任兼秘书长。这位会向着百年古树深深作揖的上海知青说,她只能尽力做好自己能做的事。

           屋脊与根

           发现张谷英村时,张安蒙38岁。当时,她早已结束了下乡知青生涯,返回上海,做着电视编导的工作。她和丈夫感情很好,儿子学业优秀。
           在1989年拍摄大型电视专题片《蓬勃发展的中国村镇建设》的过程中,张安蒙和她所在的摄制组,非常偶然地发现了张谷英村。
           “一开始我只是好奇。因为以我的乡村经历,我没看到过张谷英这样的村落。当时我们整个摄制组的人都非常激动。”张安蒙对法治周末记者回忆道。
           在张安蒙的记忆中,头一次开车进入张谷英村,“真的能够感受到里三层、外三层的包围”。
           “穿过一层山脉,还有一层。中间有一块儿小平原,这一定是经过了许多年,一代一代修理出来的。当时我感觉有一种东西在,现在看来,就是传统文化,就是我们的根。”
           从此,张安蒙对这些古老的村落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加之记者的职业特点,她开始对张谷英村刨根问底:“这个村子难道没有经历过什么历史事件?也有啊,可为什么还能保留这些呢?这背后到底有什么力量?”
           彼时,改革开放刚过十年,国家从阶级论中走了出来,古村落的概念却尚未产生。
           “今天我们理解古村落,是从民族和历史文化的概念出发,而不是阶级论。如果用阶级论的概念,很多建筑就是地主豪宅,是剥削来的,就该拆掉。”张安蒙道。
           直到1998年,古村落的消息开始见诸报端。“看我报纸上的豆腐块儿文章,我就想,报纸上报道了几个,全国究竟还有多少呢?”
           于是,张安蒙重新出发,开始了寻访古村落之旅。她惊奇地发现,在全国范围内,一定数量的古村落,静默于后人身边。
           “我拍了一个中国古村落的电视系列片,只有13集,比较粗浅。”张安蒙说,当时她想把片子命名为《屋脊与根》,因为“屋脊代表最高的建筑构件,根就是传统文化”。但为了便于观众理解,1999年播出时,片名更改为《中国古村落》。
           2009年,“屋脊与根”成为张安蒙编著的《中国古村落保护与发展纪实》一书的书名。

           旅游开发愈演愈复杂

           在中华山水中沉寂了几百年的古村落终于被后人发现。然而,怎样对其进行利用和保护呢?
           发现张谷英村之后,张安蒙曾致信当地人大。“这个村离岳阳市仅仅八十公里,如果把这个村保护好、开发好,两点一线连起来,就是一条珠联璧合的旅游线路。”
           “20年前,人们的意识比较单纯,我提旅游,只是想让大家都认识张谷英村。现在,我就不敢说搞旅游开发了。”张安蒙对法治周末记者说,“事实上,旅游确实是让古村落的价值发挥、体现、并且让社会去认知的一个很重要的途径和手段。”
           1991年,岳阳市建委举办了“张谷英古建筑群考察新闻报告会”,不少中层领导都参加并给予了很大支持。
           然而,张谷英村后来的发展却并不太尽如人意。
           2014年4月,有媒体报道:自1992年以来,张谷英村的开发已经三易其主。在人们对这个古老的村庄一轮轮的开发热情中,政府、村民、开发商始终没有找到最佳的共赢模式,“违章搭建、盲目建设破坏了村落景观和人文内涵,大量的村民被迁了出来,大屋里常年居住的村民越来越少,溪水断流、垃圾成患”。
           村民和开发商之间闹得激烈时,前者将摩托车横在检票口。原因很简单:开发商来了,村民感觉从开发商投资中获益甚少,于是从期待开发转为“拆台”。
           “我当时(搞旅游开发)这句话说得很轻松,但后来给张谷英村带来了很大的影响。有积极的,也有很多负面的。”张安蒙说。
           旅游大开发随之而来,旅游开发这个概念本身,也被愈发演绎得复杂了。
           “开发讲究经济利益,保护更多是针对文化,这当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没有被提出来——你的动因是什么?宗旨是什么?目的是什么?最终的落脚点又在哪里?落脚在开发,你一定追求经济效益的。在保护中发展,在开发中保护,这两者完全是不一样的。”她说。
           亲历古村落开发二十年,和许多古村落保护者一样,张安蒙同样对旅游开发感到痛心。
           “我认为,旅游开发有两个问题,一个是审美观,一个是GDP。把城市景观搬到乡村,让乡村公园化,这是审美观造成的;旅游开发就会大兴土木,GDP随之而来。古村落开发中,最大的两个问题,就是大拆大建、涂脂抹粉。”
           问题的解决,张安蒙认为,尚需等待国民、尤其是开发者和决策者审美素质的提升。
           “古村落的公共活动空间,其实是非常富有魅力的,不该给她画蛇添足。但只有当国民素质,包括审美情趣,普遍到了一定的高度时,这些问题你不喊,他也不会这么干了,他会不忍心的。”她说。

    [1] [2] [3]  下一页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联系站长 |合作报刊| 友情链接 |联系法宣网|法宣邮箱| 常用工具|工作机会| 版权申明|网站管理 |

     FXW.NAME 法宣网【原法讯网】,中国法制宣传网 | 中国纯公益性独立法制类网站

    Copyright 2008-2028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宣网【原法讯网】 版权所有 未经授权 禁止转载、复制或建立镜像

    您有任何意见和建议,请致函:chinafxw@qq.com 本网最佳浏览器为IE8屏幕分辨率为1280*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