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持立人大学宣传牌的学生
立人大学创始人李英强。 2011年7月,在湖北蕲春立人大学的课堂。
立人大学学生与学者刘苏里在一起交流。 立人大学学生在研修课堂上。
法治周末记者 武杰
又到一年毕业季。在北京五道口的一栋居民楼里,立人大学的4个全职人员和一些志愿者为了即将在今年7月开始的暑期课程忙碌着。因为工作人员紧张,每个人要负责多项工作,他们面对推门而入的记者,一个微笑算是欢迎,然后又埋头工作起来。
这是立人大学即将到来的开学季。今年,共有来自国内外的学者傅国涌、王晓渔、姚中秋等12位导师主持研修班。而立人大学的游学班将组织学员在北京、广州和成都等城市举办为期10天的游学。与去年,4个游学班、9个研修班总计300多人的规模相比,今年的立人大学算是继续“扩招”。
在这所没有固定教室、没有固定老师的大学里,如果最初一些学生是为了国内知名学者姚中秋、刘瑜、熊培云等这些名人而来,那么在立人大学第四年头的暑期游学班和研修班招生过程中,更多的学生开始为了“立人”而来。
用思想碰撞思想
在邵天萌向法治周末记者介绍自己申请立人大学研修班邢宏伟(笔名阿信)导师的课程时,“用思想碰撞思想”这句话,她至少说了三次。一位老师,几个学生,围坐在一起,谈谈大家感兴趣的话题,有沟通,有争论,“这个感觉非常棒”。对这个暑期课程的向往,从她的声音中都能感觉出来。
邵天萌,这个1993年出生的东北女孩儿现在是燕山大学大二学生。她高中学理科,觉得生物是其中相对简单的一门学科,于是大学专业选择了生物。可是她最怕解剖小白鼠,最喜欢读书。班里跟她一样懵懵懂懂误选专业的学生很多,但是像她一样爱读书的同学并不多。对邵天萌来说,能跟有思想、有人文情怀的老师接触的机会更是少之又少。
相比研修班的其他导师,身为作家的导师阿信要求并不算高。“新加入的朋友需要提交一份申请,详细介绍您的个人情况以及你为何要参加该研修班,你的目标和期望为何?”这就是阿信的“招生简章”。
阿信今年研修班的研修主题为“从王阳明到徐光启——中国传统与基督教文明的汇通”。他希望所有参加研修班的同学至少要在网上搜索王阳明、王艮、李贽、徐光启、黄宗羲等人的相关资料,每人至少要带着3个问题来和大家分享、求证。
虽然还没有正式开课,但是邵天萌期望这次在天府之国成都开展的5天课程,能像她在学校组织的读书会一样,把不同的人聚集在一起,大家阅读、讨论,天马行空,展现生命的不同色彩。“也许随时会来一场没有准备的辩论,‘让思想碰撞思想’。”她忍不住又重复了一遍。
这也正是立人大学创始人李英强的目标,让这些青年人跟有人生阅历、有成就又学识丰富的导师学习,让生命影响生命。
“7月中旬,在成都最热的时候,一位叫做阿信的老师,几个来自天南海北的学生,这些素未谋面的人将展开一场完全不同的大学之旅……”邵天萌已经在无限憧憬。她也无法预测将会有怎样的收获,但是喜欢收集别人故事,用他人经历丰富自己的这个女孩儿相信,这必将是人生中一段不平凡的旅程,而结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也是必不可少。
立人大学的执行长陈堃说,来这里的学生大多是在学校有孤独感的人,或者说是另类的人,这些迷茫的年轻人会在这里获得共鸣,这里不仅有怀有理想的同伴,还有一些将理想付诸实践的人。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