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吉林蛟河:告不倒的“亿元资产私吞”谜局
作者:千龙  文章来源:千龙网  点击数20946  更新时间:2011/12/6 10:10:58  文章录入:muna888  责任编辑:海波

    假转制,真私吞,偷梁换柱致资产尽失。接下来的采访,“张忠谦”这个名字可谓是水泥厂职工“千夫所指”的“众矢之的”。张忠谦,是水泥厂的“老人”,从车间主任做到厂长(1990年—1993年),1993年调任蛟河市工业局副局长,1993年到1997年任蛟河市副市长。传奇的经历,曾被厂里职工认为是“能人”。职工们告诉记者,水泥厂假破产,就是这个张副市长的精心策划。同时记者得知,因为不便公开的特殊原因,张忠谦的仕途被终结。于是,2001年职工们把这个拥有丰源公司名头的“能人”请到厂里来主持改制。有了第一次假破产美梦破灭的教训,张忠谦改变打法,改名“有偿接收水泥厂”。2001年8月22日,丰源公司与职工代表签订《企业有偿接收合同书》时,张以50万元、1421名职工破产后应领取的补偿金近1200万元入股,市政府批准接收,成立股份有限公司。职工们以“股东”身份,开始崭新的财富梦想。然而,不到两年,这个梦想就再次破灭。2003年4月,丰源公司因不履行合同条款,职工举报上告时才发现,企业改制成立新公司时,张忠谦居然凭着模仿职工代表笔体签字的假合同书,以他个人和另外两名自然人身份在工商局登记注册公司,将实际入股的千名职工抛开,职工1200余万元股金全部归属张的名下。水泥厂老职工姜衡哲、李乃奇等人说,“张忠谦胆子太大了,心也太狠了,巧取豪夺把我们的血汗钱据为己有。现在看来,我们请他回来真是引狼入室……”

    原来和张忠谦一起入股的宋顺斗对记者说,我对蛟河水泥厂问题很了解。当初,是职工股占6000多万,1998年3月份,宋顺斗拿出100万,张忠谦拿出60万,原蛟河农行行长赵忠贵拿出50万,孟庆发拿出50万,合计约300万,作为流动资金,还有赵忠,是技术入股。“跟职工股6000多万比起来,其实我们都不算入股。我们这区区300万只是流动资金。”宋顺斗客观地说。“因为我不懂水泥生产,他们让我当董事长,我没同意,推举张忠谦来干。后来我看张忠谦走的不是正道,有风险,我就退股了,在2000年以后,我陆续抽回了自己的资金。想起来很后悔啊,我们让张忠谦当董事长,真是害了全体职工啊,我们后悔莫及,职工们可怜啊!”宋顺斗回忆起早些年那些情况,痛悔之情还溢于言表。宋顺斗说,张忠谦一上来就没打算归还职工的入股钱,他私下跟合伙人说过,要做手脚把这笔钱侵吞,把企业变成个人名下的。而且偷税漏税胆子很大。他在会上公开就说:“企业不偷漏税,能生存下去吗?”为了打通关系,张忠谦没少给当时的市领导送礼。知情人说,张一次就给时任蛟河市委书记的赵某送了6万元。他当过副市长,人头熟啊,关系多,他说该怎么办我们就得怎么办,其他股东一点权都没有,都是张一人说了算。所以大家伙背后叫他“张霸天”。他白道黑道都有人。知情人说,张还与大庆供货合作单位的杨经理合谋贪污数百万。他们发给大庆的水泥,本来是合格品,张却说人家说是不合格,是废品,人家不给钱。其实是他跟大庆那边的杨经理合伙把这几百万私分了。结果这个钱就根本没入企业的账。“这个事,孙宪春最清楚。”蛟河市一位知情的政协委员说:“其实,假破产、假转制,手法并不高明,目的很明显,就是要侵吞国有资产和集体财产,但都能得到省市批准甚至得逞,张忠谦也没有受到任何处分,很显然是有后台撑腰,归根结蒂就是利益链的作用。”后来,宋顺斗看他这样下去很危险,毅然决然地退出了股份。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