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吉林蛟河:告不倒的“亿元资产私吞”谜局
作者:千龙  文章来源:千龙网  点击数20945  更新时间:2011/12/6 10:10:58  文章录入:muna888  责任编辑:海波

 

    水泥厂和吉林农行的糊涂账采访过程中,水泥厂职工多次向记者控诉张忠谦的同伙——原农业银行蛟河市行长、现任丰源公司副经理赵忠贵。因为与农行至少有3000万的糊涂账,让职工看不懂、道不明。

    据了解,张忠谦在任副市长期间,找到时任蛟河市农行行长赵忠贵,将近3千万元的设备抵押给农行贷款。随后,记者联系上赵忠贵了解情况。赵告诉记者:“丰源水泥厂是在1996年办的贷款,那时还是国企。后来因还不上贷款,就将厂房设备抵押给农行。”然而,看似没有任何破绽的经济行为,但赵忠贵不顾国家行政干部不准经商政策,被张忠谦隐姓埋名任命为公司副经理,拿着不菲的工资和股金而显得神秘。

    记者与农行吉林市支行资产管理处齐长海处长联系上,齐处长介绍了农行与丰源之间的借贷情况。当时农业银行给丰源水泥贷了2笔款,一笔是2400万,主要投入回转窑建设;一笔是480万,作为流动资金。其中流动资金的480万,还了260万,剩下220万没有还上,是拿设备做了抵押;2400万始终没有还上,但利息付了六七百万。齐处长强调,银行方面没有损失。“因为丰源虽然还不款,但是拿厂房设备抵押给我们了。如果这些能拍卖2500万,我们还赚了”。

    但据记者调查,目前丰源水泥的厂房设备被一家评估公司评估价值仅为1700万,后来又降到1500万,但还无人过问,继续下调的趋势已定,离农行的理想数目相差不仅是800万元。丰源厂房设备到底是什么样、值多少钱?记者请水泥厂职工带领进入只剩下几个保安看门的厂区。厂区内,一栋黑乎乎的厂房,破败不堪,形同废墟。职工们指着空荡荡的车间说:“回转窑和里面的设备仪器早就让张忠谦给偷拆倒卖了,什么值钱的东西都没有了”。一位老工人痛心的说:“这可是国家当年投资6000多万建起的国企啊,仅回转窑就投资3000多万。”职工反映,张忠谦之所以不用投资巨大的回转窑生产水泥,主要是因为回转窑成本大。“废弃回转窑,建起属于国家早就禁止的小立窑,虽然环保不达标,但成本低啊,回转窑偷着拆了还可以卖钱……”

    张忠谦倒卖属于农行抵押物的回转窑里的设备是在2009年,对此吉林市农行提起了诉讼。或许是“保护伞”和“利益同谋”的缘故,张忠谦有恃无恐,在诉讼期间继续盗卖设备,在职工的强烈举报下,农行无奈象征性的追回23万元。银行起诉、环保不达标,职工不断上告,蛟河水泥厂自停产。之后,张忠谦将停产的水泥厂转给金钢水泥集团管理生产一年,到2010年10月关门后将转移到蛟河市分厂(用盗窃原厂回转窑设备)进行生产,现已卖给金钢集团,大厂再未复工。随行的工人抱怨说:“还复啥工呢,设备啥都没有了。张忠谦通过盗卖、转移把企业巨额资金装进了自己的口袋,而农行负债成为历史问题,牺牲的却是我们普通职工的权益……”

    2011年9月初,记者见到蛟河市经济局吕贵生局长。他说,“丰源水泥厂原来资不抵债,欠了大庆石油管理局和农业银行几千万债务,还要拿出1000多万安置职工,给职工发放经济补偿金。职工没有拿补偿金,依然把这个钱放到企业,视为入股。后来不做了,给职工都退了股。”但记者了解到,当初用职工1200万元的买断工龄的钱入股作为股金经营后,对原签订的真实的合同书条款根本不履行。因职工上告只分了一年红,后感不妙,逼迫职工买断,现还欠职工400多万的股金和分红。尚欠职工的社保、医保和工资800多万,合计欠职工1000多万。

    造假注册、逃税毁账不受追究水泥厂职工对蛟河市工商局、国税局庇护张忠谦私吞资产反映强烈。不少职工认为,正是职能部门的行政不作为,导致国有、集体及职工资产受损。

    “工商局不负责核实材料的真假”。为什么张忠谦拿一份假合同,就能把股份制企业变更为自己名下?记者于9月2日到蛟河市工商局,见到了高副局长。记者问及变更登记不进行审核吗?高副局长说:“工商局不负责核实材料的真假,他们提供的材料由自己公司负法律责任”。记者出示两份签名笔迹明显不同的真假合同后,该局长也没有依据《公司法》作出“撤销登记,罚款并视情追究刑事责任”的回应答复。记者来到蛟河市新区政务大厅,找到审批办主任张宪胜,想查一下原始登记。他告诉记者:“查原始登记只有公检法和律师可以查,其他人都不能查”。记者问:“那合同利益关系人——职工代表可以来查吗?”他回答:“那要拿营业执照副本来查。”职工名下的股权被侵占,一直蒙在鼓里,怎么可能有副本?记者问询当时办理变更的具体情况。张宪胜说,原来办这事的人都调走了。现在我们刚接手这边工作,说不清……”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